邯郸,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成语典故之都,一座等了你三千年的城……
历史上与邯郸有关的成语典故近1600条。漫步在邯郸的街头巷尾,随处都能见到成语典故的元素和符号。
让我们边学习,边分享,一起《读懂邯郸成语典故》。
《读懂邯郸成语典故》4:
毛遂自荐
【成语典故】
毛遂自荐
读音:máo suì zì jiàn
【追根溯源】
《史记·卷七六·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记载:秦之围邯郸,赵使平原君求救,合从于楚,约与食客门下有勇力文武备具者二十人偕。平原君曰:“使文能取胜,则善矣。文不能取胜,则歃血于华屋之下,必得定从而还。士不外索,取于食客门下足矣。”得十九人,余无可取者,无以满二十人。门下有毛遂者,前,自赞于平原君曰:“遂闻君将合从于楚,约与食客门下二十人偕,不外索。今少一人,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平原君曰:“先生处胜之门下几年于此矣?”毛遂曰:“三年于此矣。”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今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蚤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平原君竟与毛遂偕。
后人据此提炼为成语典故“毛遂自荐”。
(上图,邯郸市鸡泽县毛遂公园里的毛遂塑像)
【基本释义】
毛遂:河北省邯郸市鸡泽人,战国时期赵国平原君的门客。荐:推荐,荐举。
比喻自告奋勇,自我推荐去做某项工作。
【成语用法】
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例1:清文康《儿女英雄传》:“为此晚生不揣鄙陋,竟学那毛遂自荐,傥大人看我可为公子之师,情愿附骥。”
例2:邹韬奋《经历》:“我作毛遂自荐,居然被校长核准了。”
例3:老舍《四世同堂》四四:“所长,毛遂自荐,我当大媒好了!事情是越快越好,睡长梦多!”
(下图,邯郸市联纺路与东环路交口处的雕塑《毛遂自荐》)
【历史故事】
公元前259年,秦军围困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的平原君打算在门下食客中选取二十名文武兼备的人,一起去楚国求助。可是选来选去,却仅仅凑够了十九个人。这时候,门下有一位叫毛遂的人,自告奋勇地说:“我愿意跟随公子走一趟!”平原君问道:“先生在我赵胜门下几年啦?”毛遂说:“三年了。”平原君说:“有能力的人处在世上,就好像锥子装在口袋中一样,他的锋芒立刻就会显露出来。现在先生在我这里已经三年了,我没听见身边的人有谁称道过您,您还是留下来吧!”毛遂说:“如果您能够早一天把我放在口袋里,整个锥子早就扎出来了,岂止是露出一点儿锋芒呢?”平原君听毛遂出语不凡,就同意带他去了。那十九人笑着窃窃私语,但也不好说什么。
毛遂到了楚国,跟那十九个人一交谈,那十九人全都对毛遂的口才和见识惊叹不已。这一天,平原君与楚王开始会谈,从太阳出山开始,一直谈到日上中天,也没有谈出一个结果来。十九个人异口同声地对毛遂说:“先生上!”于是,毛遂手按宝剑登阶而上,对平原君说:“合纵的利害,两句话就可以说得明明白白。这么长时间了,怎么什么也定不下来?”楚王问平原君:“这个人是谁呀?”平原君说:“是我的一个随从。”楚王叱责道:“为什么还不下去!我现在跟你主人谈话,你来干什么?”毛遂按剑向前,厉声指责楚王说:“你好凶啊!你这样申斥我,不就是因为你楚国人多吗?现在十步之内,大王之命就悬在我的手里,人再多也没用!有我的平原君在前,你为什么叱责我?再说,楚国土地方圆五千里,雄兵百万,这样强大的国家,天下谁能敌挡?白起那个平庸小辈,率领几万秦兵,一战攻下鄢郢,再战火烧夷陵,三战凌辱了大王的先人。您的威风和脾气哪儿去了?这样的奇耻大辱,我们赵国都替您害羞!你以为,合纵只为了赵国吗?”楚王说:“好,好,马上签约!马上签约!”
后来楚王很快派兵,联合魏国,解了邯郸之围。
后来这个故事被浓缩成成语典故“毛遂自荐”,比喻自告奋勇,自我推荐。

以上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