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的意义也许是让人更好活着(我想了100个活下来的理由)
死亡的意义也许是让人更好活着(我想了100个活下来的理由)
2024-11-22 01:05:49  作者:彼时盛行  网址:https://m.xinb2b.cn/know/fkz318350.html
因为未知,所以害怕

想起前段时间两会,人大代表顾晋提出了一点:建议全民开展死亡教育

作为一名肿瘤科的医生,顾晋每天都在跟肿瘤患者打交道,他说:

“肿瘤到了晚期,病人会非常痛苦,但中国人对死亡的观念相对保守,就算是痛苦,病人家属或患者本人也几乎不愿意放弃治疗。”


据统计,全球每年大约有5000多万人死亡,换种说法,每秒钟就大约有1.8个人死亡。“死亡”这个对我们来说看似陌生的词,其实并不稀奇,它每天都在发生。

但纵使是这样频繁的事情,“重生轻死”的观念也只带给我们关键时刻的逃避、茫然和深深的误解。

古人对“死亡”的评判是:或重如泰山,或轻如鸿毛。

其实生活中,大多数人的离去不那么轰轰烈烈,也没有过于轻描淡写,更像是一块浅滩上的小石子,不够特别,却实实在在

我们不喜欢议论普通人的死亡,认为是很不吉利的事,「死」成为了人们的“认知黑洞”,方方面面都想着避讳。

比如,日常生活中最好不要说带“死”字的任何话语,谐音“数字4”也无辜地被大家排挤。

好像逃避了这些“不吉利”,死亡就永远不会发生。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没有问题,但忽略客观事实不就是自欺欺人了嘛。

这就跟“讳疾忌医”一样,因为害怕生病,所以不去看医生,不去做体检。可你看或不看,生病的事实是无法改变的。

避讳和恐惧,解决不了任何实质性问题。


除了害怕,世界上还有不少人对“死亡”不重视,对生命也不够敬畏

前几年,俄罗斯警方捕获一个性质恶劣的自杀组织——源自于社交网络的「蓝鲸死亡游戏」。

游戏的参与者基本在10-14岁之间,管理者要求每人必须完成列表里的一系列自残项目,其中最后一个项目便是伺机自杀。

凡是参与的无一存活。罪犯被捕时,对所做作为供认不讳,还扬言说:

“我只是在替社会清除垃圾。”“他们不过是一些生物垃圾,他们对着社会没有任何价值,没有人在乎她们死了会有什么后果。”

他利用青春期孩子们的叛逆、追求个性、或缺乏关爱的特点,一步步诱导甚至威胁他们参与游戏,怂恿其结束生命。

恶魔无视他人生命,受害者们也对自己的死亡感到不屑。这是多么畸形的认知啊?

这个游戏只是冰山一角。据统计,中国每年因自杀而死亡的人数高达28.7万。有的仅仅只是因为情感压力无法排解而放弃生命。

更可怕的是,自杀者年龄越来越小,大学生、高中生跳楼事件...同时犯罪率也逐渐低龄化,未成年人故意伤害事件屡见不鲜。

因为无知,所以鲁莽。谈其原因,除了法律不够健全,更多的还是教育的缺失。

在死亡面前,我们就是小学生

小时候你是否和我一样,会有一连串的疑问:“人为什么要死亡?”、“人死后会去哪里?”、“为什么死掉的是他,而不是别人?”

得到的回应基本上是:“他睡着了”、“他去很远的地方旅行了”、“他变成星星了”……要么胡乱搪塞,要么避而不答。

因为大人们在处理死亡这件事时同样会手足无措像个孩子,不知该如何面对。

电视剧《请回答1988》里德善奶奶去世的片段让我印象深刻。

德善赶回家原本以为是很被悲伤的氛围,却发现亲戚们仍然有说有笑地举杯共饮,爸爸看不出丝毫难过之意,若无其事地陪客人喝酒。


她很生气,可第二天夜深后,客人散去,等到远在美国大伯赶回来,爸爸见到大哥,才终于没忍住抱着他大声痛哭。

既然是红白喜事,礼比丧更重要。所以爸爸作为一家之主,在客人面前必须得故作坚强,保持体面的微笑。

但坚强,不代表可以被提及,面对至亲离世,任何人都很难做到“节哀顺变”这四个字。

死亡对生者是残忍的,“大人们,也会疼”,会脆弱,会大哭、会冲动、会惊慌失措...越是热闹,潜藏的悲痛越是难以言喻。


面对死亡,比生者做的更好的,其实是躺在病床上的高龄老人。他们并不害怕死亡,让他们真正害怕的是临走之前的种种“不堪入目的痛苦治疗”。

我们现在绝大多数疾病是治愈不了的。死亡是一个必然会达到的终点,它终究会到来。

但面对疾病困扰,家属们往往还是以隐瞒病情和过度治疗的方式为主

有的是不想失去亲人,有的则是不想被别人评论为“不孝”...仔细想想,这两种理由真的是为病人好吗?

台湾名嘴博达仁选择“安乐死”,生前有说到:“这种失去自我价值的折磨,眼睁睁看着无法维持体面的悲凉,是无法奢望外人理解的。”


他的家人同意安乐死的做法,也是亲眼目睹了他被治疗折磨的痛苦,才开始理解他。

医学的最高境界不是阻止和延缓死亡,而是给死亡以宁静和尊严

病患需要的应该是自己的意见被关心被认同。临终前对“生命尊严”的关怀,是尽可能地缓释死亡时精神上的恐惧与肉体上的痛苦,让他们保持着人的尊严,平静地离开。

《人间世》里一名医生所说:“为了一点微不足道的好处,让患者承受更大的折磨和痛苦,这样的治疗看似给了希望,实际上却更加残忍。”


▲《人间世》第二季第10集

被生活折磨了一辈子,临走时还是轻松一点比较好,正如出生时一样,无忧无虑地迈向下一段旅程。

正视死亡,才能更好地活着

可能有人会问:既然注定要死亡,我们为什么还要活着?

活着本没有意义,正是死亡赋予了它意义。死亡与生命的价值挂钩,生的喜悦和死的坦然,共同组成生命圆满的标志,缺一不可。

我们虽是小人物,却也占了世界的大多数,每个人都有或大或小的存在价值。只有理性认识了生

存,学会尊重活着,才知道如何“有尊严地死去”

人体结构的生老病死是自然天性,我们可以拒绝一切,唯独不能拒绝“死亡”。

● 正视自己的死亡,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有时候总以为死亡离我们很远,自己还很年轻,身体棒着呢。殊不知,随着年岁地增长,身体机能也在慢慢消耗,熬不起夜了,感冒次数增加...

我们不应该过度害怕,也不要坦然地以为自己的生命是永远安全的,更不必封建地相信长生不老之类的传言。

生命是偶然的,更是需要运气的,明天是未知的,若不好好珍惜,失去也是一瞬间的事。

● 正视身边人的死亡,坦然告别,善于发现生活中更多美好。

有一种对死亡的最大恐惧,是“孤独”。因为害怕它总是带走我们身边的人,留下独自一人面对了无生趣的一切。

电影《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里,死神带走了欧维的妻子,留他一人生活在这混乱不堪的世界之中,放弃自己的生命去和妻子团聚让他感觉更幸福,所以他寻求各种方式自杀。

不过他自杀计划被新来的邻居打乱,与新邻居相处的日子让他重新感受到了生活的意义。

我们的日子没有什么诗意和远方,一地鸡毛才是真实的状态。很多人这一辈子总在“差点”和“本该”中徘徊

比死亡更可怕的,是低质量的生活。想让生活变得更有价值,那就把任何事,都尽量做到极致吧。

开心时就放声大笑,悲伤时就嚎啕大哭,不要假装冷酷,当你意识到自己老了,一切都来不及了。

如果路边有人帮你捡起了掉落的公交卡,记得说声谢谢。如果有陌生人找你问路,不赶时间的话可以停下来耐心告诉他。如果有人邀请你周末野餐,欣赏一下大好春光,也未尝不可。

大家都是第一次活着,懂得享受生活、尊重生命的人,离去时也必然会坦然许多。


▲美剧《我们这一天》第一季

死亡不可怕,只要回忆不忘

我们这辈子会经历三个阶段的“死亡”:

第一次是“脑死亡”。当你的心脏停止跳动,那么从生物的角度来说,你死了;第二次是“社会上的离开”。在葬礼上,认识你的人都来祭奠,那么你在社会上就此消逝了;第三次是“记忆上的消失”。记忆是一种超越物理死亡的力量。在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人死后,那才是真正的死亡。

村上春树曾说,“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着”。

生命真正的终点,是「被遗忘」

真正的离开是当没有人记得你时,灵魂没了寄托,整个宇宙都将不再和你有任何联系,你便也没了存在的价值。


活在这世上,每个人都不是独立存在的,我们无时无刻都在与不同的事物建立或深或浅的联系

放在阳台上的多肉;在你家门口徘徊的流浪猫;刚搬来的邻居;多年未见的老朋友;在超市买菜时多聊了几句的陌生人...

我们担任着需要别人和被别人需要这两种角色,想要不被遗忘,那就多与身边的事物制造联系,制造无数美好的回忆吧。

有些回忆是一旦发生便印刻在脑子里,难以忘怀的;有些则需要自己主动激发。

栗山-塞萨尔导演(Cesar Kuriyama)曾在TED演讲上发起一个项目:One second every day。即「每天都为自己录制一秒钟」,记录下生活的瞬间。


Cesar 认为每天拍太长的视频很难能坚持,消耗太多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而记录最难忘的一秒钟画面和声音,回顾的时候,这些记忆就会自动浮现出来。

试想一下,现在开始记录,20 年后,你相当于为自己拍了一部约 2 小时的电影

坚持这个项目的过程中,可能你每天醒来都会想着如何有趣地度过,然后对第二天都充满了期待。

记录回忆的方式有很多种,一篇日记、一首歌或者一张照片也可以...迷茫的时候翻开这些记忆,便能从中发现自己的生命价值


“回忆”是生活的见证,是“你我生存的地方”。

死亡教给我们的不只是对生命的认知,还有如何不留遗憾地过好这一生

相遇总有意义,哪怕是告别。这个世界很糟糕,但也有许多美好的地方。

学着捕捉各种小幸福,或许某个阳光尚好的下午,你遇到一群人,拥有了不少回忆,离开时发现,生活也还挺有意思的嘛。

  • 衣食住行的提升 保障衣食住行读书学习
  • 2024-11-22衣食住行的提升 保障衣食住行读书学习寒假已至大部分学生已经背上行囊返乡,也有一部分同学留在学校学习生活记者注意到,不少高校寒假期间继续为学生们提供多样服务,涵盖衣食住行、读书学习、体育运动等方方面面食堂“不停伙”、开放体育场馆,提供全方。
  • 干花生怎么做水煮花生(怎么做水煮花生介绍)
  • 2024-11-22怎么做水煮花生介绍干的花生如果要做水煮花生,建议先泡2-3个小时,然后再煮,就会很容易熟透的,如果想要吃咸的花生,就放些盐在里面一起煮,味道不错的把处理好的花生,倒进高压锅里面加水进去,水和花生的比例1:1就可以放入一。
  • 酸汤水饺是哪里的特色(酸汤水饺是什么地方的特色)
  • 2024-11-22酸汤水饺是什么地方的特色酸汤水饺是一种陕西地区历史古老的汉族传统小吃,具有1000多年的历史酸汤水饺,顾名思义,贵在酸汤但饺子也是好的猪肉馅、羊肉馅、海鲜馅都有,以羊肉馅最受欢迎一般手工制作,现捏现卖讲究馅大皮薄肉多基本是一。
  • 未来十大丑书:史上最强丑书
  • 2024-11-22未来十大丑书:史上最强丑书点上方蓝字可免费订阅关注——————江蘇書協——————杨维桢(1296—1370),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书画家和戏曲家字廉夫,晚年自号老铁、抱遗老人、东维子元绍兴路诸暨州枫桥全堂人与陆居仁、钱。
  • 专科学校合同工怎么进编制(这类合同工有机会获得)
  • 2024-11-22这类合同工有机会获得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的不断增加,让同学们之间的就业压力逐渐加大,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讲目光转移到“体制内”的工作岗位上,像公务员、教师等随着我国社会事业的不断发展,很多铁饭碗岗位也发生了变革,就像是3。
  • 松茸炖蛋做法(小白一看就会的宴客菜松茸蒸蛋)
  • 2024-11-22小白一看就会的宴客菜松茸蒸蛋将松茸干片拿出来,用40℃的温水将松茸干片泡30分钟,松茸干都是有点偏板栗色的,但这个正常的,是西藏松茸特有的颜色;将鸡蛋打到碗里,调和匀称,蛋黄和蛋清融合的瞬间,真的是看到美味在向我招手了;将泡发后。
  • 江畔的诗句现代诗(诗词原创-刘明江)
  • 2024-11-22诗词原创-刘明江鹧鸪天·金鸡报春爆竹声声锣鼓催,金鸡三唱唤春归东风送暖染新柳,旭日重光耀腊梅庭挂彩,院生辉,阖家欢乐福相随民安国泰山河壮,共聚一堂斟满杯鹧鸪天·夏夜抒怀夏夜风清溪水潺,孤身村外凭桥栏凝眸独对疏星冷,回。
  • 狂飙张颂文拿到什么奖(张颂文的告别感言说了什么)
  • 2024-11-22张颂文的告别感言说了什么2月1日晚,电视剧《狂飙》大结局播出后,张颂文发长文告别:我永远难忘这个春节,谢谢你们他还分享了自己第一次看《狂飙》的剧本后写下的一段文字相关话题迅速冲上热搜第一,引发网友热议全文如下:因为《狂飙》,。
  • 非洲乌干达有那些特产(非洲乌干达的特产简单介绍)
  • 2024-11-22非洲乌干达的特产简单介绍乌干达香蕉饭非洲的乌干达,招待客人自始至终不离香蕉客人入屋,先敬上一杯鲜美可口的香蕉汁,然后端上烤得焦黄的香蕉点心正餐吃一种叫做“马托基”的香蕉饭“马托基”是以一种不甜的香蕉品种为原料,剥皮捣成泥状,。
  • 诛仙手游主角(从新诛仙手游邂逅黄梅戏)
  • 2024-11-22从新诛仙手游邂逅黄梅戏近年来,随着《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中秋奇妙夜》等具有浓厚传统文化风格的电视节目爆火与出圈,社会大众中掀起了一股复兴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潮但在经济、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依然囿于。
  • 王一博在最近一期放的歌(因为王一博的而听到爱河这首歌)
  • 2024-11-22因为王一博的而听到爱河这首歌爱河这首歌里有一句歌词:"如果让你重新来过,你会不会爱我"这里说的是爱情可我们的生活却不单单只是爱情,还有责任,未来如果可以重新来过,我想我不会让我的时光虚度如果可以重新来过,我会认真的对待每一件事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