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中国的“士大夫文人”,通俗一点就是现在所说的“知识分子”,他们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久而久之,耳闻目染,多少养育出一丝“浩然之气”,他们气度宽宏,眼光远大而刚毅果断。
记得当年大学毕业,和同学们告别,为四年的同窗之情做个总结,给同学们写毕业留言,都会想到这一句;后来角色的转变,由学生变成了老师,每当毕业季,我最喜欢给学生的留言也是这一句: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士”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如果从“孔圣人”时代算起,中国的“士”已经有了两千多年的历史,就是到了如今还在不断传承下去,深深地在文人的心中烙下“中国印”。
追溯“士”的足迹,先秦的“游士”,秦汉的“士大夫”,魏晋南北朝的“名士”、“士族”,到隋唐的“文士”,明清的“文人”……不同的历史阶段,“士”为我们呈现着不同的社会风貌,政治形象,但无论如何沉淀,他们有着共同的特征,一起组成了中国“士”的形象。
纵观历史,“士”是对读书人的统称,曾子是孔子的弟子,他著有《大学》和《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他认为读书人不可以不胸宽大度,意志刚强坚韧,因为他重任在身而路程遥远。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语出《论语•泰伯》,原文是: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弘,宽广也。毅,强忍也。非弘不能胜其重,非毅无以致其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士”在现实社会中的时代意义读书人饱读诗书,所没有坚强的意志,若遇到困难时就会中途退缩。做事没有原则,懦弱无刚的人。怎能家国天下,为社会承担起应尽的责任?况且这样的责任沉重而久远。这一切是由心中怀着坚强意志的读书人,通过实践仁道理想来决定的。孔子所讲的“仁道”,旨在以仁爱的态度来对待国家、社会和别人,为此就要承担起救世救人的责任。曾子在进行仁德教育的同时特别强调人生的理想和坚定的意志。要想承担对国家、社会、家庭的责任,必须要“弘毅”。这对一个想要有所作为的人来说,远大的抱负、坚强的意志,是缺一不可的。“士”对后世的影响由此可见,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发展,曾圣的名言后来就演化成了儒家人格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试想,无论古今中外,当一个人在飞黄腾达时,能以天下为己任,而在困窘之时还不放弃个人修养,还能心怀天下,这就是君子所为了。有目共睹,孔子之后中国古代有许多名士,当自己穷极潦倒的时候,还念念不忘苍生黎民。
“诗圣”杜甫在自己的茅屋仅能容身,破败漏雨之时,他想的却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范仲淹认为一个士人不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都应该系念天下君民,都应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如此博大的胸怀与这样高远的志向,都是源自于孔子的《论语》和曾子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兵法天下 如是说
历史的车轮驶进近现代,“民国时期”抗击“肺鼠疫”的归国博士——伍连德,享有“国士无双”之美誉。在贫穷落后的旧中国,以一人之力联合志同道合的同仁,控制了几乎毁灭整个华夏民族的“鼠疫”。医者仁心,他以士子之心,力挽狂澜,用自己之所学,造福九州,推行“口罩”防疫,流传至今。当为士之楷模,为后世子孙敬仰。
无独有偶,庚子春(公元2020年),江城武汉“冠状肺炎”疫情袭来,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临危受命,主持防疫抗病毒工作,当机立断,采取高效的科学方法,,力挽狂澜,遏制疫情蔓延。
医学专家73岁的李兰娟院士,面对疫情,率领自己的医学团队,奔赴武汉疫情第一线,用自己高超的医疗技术,将很多垂危的生命,从死亡线上拯救回来,如果没有刚强的意志力和长期执着的孜孜追求,何来如此成就?
面对这次疫情,还有多少默默无闻的医务工作者,多少战斗在疫情一线的无名英雄,用自己的行动,捍卫着中国传统“士”子的尊严。正所谓:“我不知道你是谁,但我知道你为了谁”,正是有千千万万这些民族的脊梁,才是渐渐消灭这次疫情的有力保障。
结论
用鲁迅先生一句名言来加以总结: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生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也正是这些脊梁在每一次危难之时,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一个古老的格言:“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