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潭旧城区东大街上,一间不起眼的理发店,没有店名,88岁高龄的老理发师傅林清,就是一块口口相传的金字招牌右营庄一带的老人们到现在只要头发一长就自然会到他的店来,有些老年人没事也会上店里来坐坐,聊聊“山海经”,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卓资山最出名的理发店?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卓资山最出名的理发店
在平潭旧城区东大街上,一间不起眼的理发店,没有店名,88岁高龄的老理发师傅林清,就是一块口口相传的金字招牌。右营庄一带的老人们到现在只要头发一长就自然会到他的店来,有些老年人没事也会上店里来坐坐,聊聊“山海经”。
店面虽旧 温情流淌店面很窄小,老式的蓝色木门已经泛白,敞开着欢迎来往的客人。
走进店里,长方形的店堂内,看上去十分的老旧。左边墙上悬挂着三面镜子,镜子下面是三个堆放着刮脸刀、剪刀等理发工具的木制柜子,推子挂在墙上,陈旧的外形见证了老店的历史变迁。三把极具年头的椅子上随意搭放着理发衣和洗头毛巾。右边摆放着一把长木凳子,中间的过道仅容纳一人通过。
林师傅使用的理发工具大多有几十年历史,现今的理发店里已难寻踪影。三把老式的理发椅子已经锈迹斑斑,转动转轴就会发出吱吱的声响。其中,两把是上世纪60年代湖南购买的,共花了300元,当时的平潭还没有这样的椅子。与现代的沙发椅不同的是,这种椅子不仅看上去笨重,还不能升降,但是来这里剪头发的老客已经习惯了坐在这种椅子上剃头。
上午9点的光景,店里已经有三四个老人在排队等候了,林师傅和女儿都各自忙着给客人理发。几个老人都是相识的,一见面就伸手打招呼,互相询问近况。“我家不在这附近,因为之前有在这里理发,价格很公道,头发也剪得很好,我也爱在这里理发。”其中一位客人笑着说,“林师傅从事这个行业几十年了,这里还有刮面、剃胡须、剪鼻毛,很细致很干净。”
虽然店面老旧,客人们却一点都不嫌弃,除了林师傅理发功夫好,价格公道,还有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在这家老店中流淌。在我和客人聊天的过程中,一位老者突然拿起扫把将地上的碎发扫在畚斗里。“我是来这里玩的,这里经常有老人来剃头发,所以我也爱来这里玩,和他们聊聊天。”家住后围庄的他边扫地边说。原来,这位老者和林师傅打小就认识,而且都是在林师傅店里理发。60多年的时间过去了,他不仅是这家老店的常客,也成为林师傅的朋友。看着老人习以为常的动作,一股莫名的感动就这样悄无声息地在我心中散开。
毫毛生意 顶上功夫现场,林清身穿一件格子衬衫,头戴一顶帽子,手上拿着一把电推子,认真细致地给客人理发。嗡嗡作响的电推子将多余的头发剃掉,然后用剃头刀顺着头发的纹路刮下去,剃头刀紧贴头皮却不伤人,手艺非常娴熟。来这里理发的都是老顾客了,对于这些顾客的需求,林师傅都知道的一清二楚。剃完头,接下来就是要给客人修面、刮胡须、剪鼻毛了。
修面可是讲究技巧的,刀在脸上走,贴而不紧,快而不破,刮好一摸,顺滑自然。暗沉沉却又锋利的刮刀在林师傅的手上服服帖帖,在客人的脸上游走。手起刀落,修面的客人脸上没有一丝紧张感,一系列程序下来,只让人感叹林师傅的游刃有余和干净利落。由于上了年岁,林师傅的动作已经变得缓慢,在为客人理发的时候,他很小心认真。看着他专注的神情,我只能静静地在旁边观看,不敢上前打扰。
得空后,林清告诉我,17岁的时候,他为了学好一门手艺养家糊口,跟着拜师学剃头。当时,剃头可是一门很体面的手艺。当了3年学徒后,林清自己的理发店开张了,当时理发店少,店里常常都是排满队。随着时代的变迁,大街上的理发店越来越多,也越来越现代化,各种新式的发型也开始多了起来,来他店里的人就渐渐少了,只剩下一些老主顾。“年轻人有年轻人剪头发的店,老人有老人的店,这个本来就是不一样的。现在的理发店没有刮面、刮胡须流程,来我店的一般都是老人,基本都是老顾客了。”林师傅站在门口,望着来来往往的人流说。虽然他的口中没有多少的感慨,但是他的眼神却透出一种寂寥、沧桑,还有无奈。
也许,老一辈的人都有一份坚守到底的毅力和情怀。林师傅从业快70年了,这家老店也在东大街开了30多年。从最开始的每人每次收费一毛钱,到后来每人每次一块五,再到现在的每人每次十五元。经历了大半个世纪变迁,林师傅希望自己能多做几年,也希望理发老手艺有人传承。
无用弃之 无所可惜位于下埔的大头美发店,店主庄瑞华从事理发也已有30多年。说起林清老师傅和他店里的老旧物件,庄瑞华和我们侃侃而谈。“我小的时候就看到他在剃头了,现在88岁高龄的他还在坚持理发的,真是了不起。有的老人很早就退休或改行,有的老人是已经离开人世了,有的老人是身体不行早就在家休息颐养天年了。”庄瑞华说,自己的父亲也从事理发行业,所以他小时候就对那些老旧的理发工具很熟悉。“我家的理发老工具被我扔掉了,放在家里也是碍手碍脚的。而且以前的工具都不好用,也不爱用,现在的东西档次越来越高,也越来越实用、方便。”庄瑞华说。
或许对于年轻人来说,老旧的东西已经没有多大用处了,即使保留下来,堆放在家里也是被当做“垃圾”来看待。但是正是这些老旧的东西,见证了时代,也给一代平潭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带给他们欢乐和幸福。
文本/摄影:卓巧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