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在论述“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时指出,“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来源于实践、来源于人民、来源于真理”从真理性的维度和视角来看,“四个自信”的真理性来源有三个重要基点:基于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基于时代课题的规律性把握,基于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四个自信的根本要求?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四个自信的根本要求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在论述“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时指出,“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来源于实践、来源于人民、来源于真理”。从真理性的维度和视角来看,“四个自信”的真理性来源有三个重要基点:基于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基于时代课题的规律性把握,基于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基于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前,为了改变旧中国被动挨打的落后局面,不同的阶级、不同的群体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西方的各种理论、主义也都不同程度地在中国传播过,但这些“方案”“主义”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而真正改变中国命运,使“中国人民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的,是十月革命送来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人民精神上之所以能实现这种转化,根本原因在于马克思主义揭示了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最一般的规律。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这两大创新性科学理论的提出,为社会主义提供了可靠的科学理论基础,《共产党宣言》中提出了“两个必然”的著名论断,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根本努力方向。
正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正确指导下,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正是源于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全党全国的指导地位这一根本的思想保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党的十八大以来,反复强调“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就是我们共产党人的‘真经’”。如果念错了“经”,或者念歪了“经”,我们就会失去真理的指引,就会失去真理所带来的自信。历史和实践一再表明:只有真正高举马克思主义这面旗帜,我们才能充分汲取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才能更好地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更好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更好地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切实增强“四个自信”。
基于时代课题的规律性把握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的科学真理。但马克思主义从来就不是教条,必须结合时代背景,把握时代规律,解决时代课题。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并用新的实践不断丰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每一个发展阶段都凸显出中国特色和中国风格。
正是结合中国国情,我们创造性地回答了在落后的东方大国如何推翻“三座大山”、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重大历史课题,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并把中国革命引向胜利的新道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命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凭空而来,而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实践中的具体发展和运用,是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的辩证统一。从邓小平理论开辟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逐步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再到科学发展观深刻认识和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这些时代课题和重大问题无不关乎中国的前途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顺应时代发展,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从根本上说,我们要推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道路、理论、制度、文化,都是一种彰显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辉、回答时代课题的社会主义。不论改革开放如何深入,我们都必须牢牢把握和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制度、文化,都必须在把握时代发展规律的前提下不断增强“四个自信”。
基于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辩证统一
“四个自信”不仅源于马克思主义真理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源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成功探索,而且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符合人民的普遍期待和根本利益,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真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是历史自觉、现实评判与未来预期的统一,也是“四个自信”得以形成的深层次原因。
从合规律性来看,“四个自信”源于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对客观规律的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牢牢把握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是社会发展最终决定力量的原理,强调要通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实现社会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当代中国发展面临的时代课题的规律性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人对治国理政的规律性认识在制度方面的凝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关于丰富当代中国人民精神世界的规律性探索成果。
从合目的性来看,“四个自信”源于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对中国人民愿望、利益的满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所追求的发展目标,是要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这一国家梦、民族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当代中国人民追求目标的价值表达,我们党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都是为人民谋利益,让人民过上好日子,都是从人民根本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对人民根本利益和核心价值追求的制度保障,在制度设计和具体执行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创造的价值导向,是中国人民在精神价值方面追求的集中体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
(作者:黄海,系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