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古蜀国遗迹出土了大量象牙、陶器、青铜器等文物,这些宝贝上面,都没有甲骨文或金文。从其形状上看,不论是同长江流域,还是和黄河流域的文化作比较,都大为不同。让人感觉仿佛是来自外星的文明。
雀儿飞过总有个影子!
尽管古籍文献中,有关古蜀国的记载不多,但仔细探究,就会发现,三星堆就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与外来文化没有关系。在五帝及夏代,古蜀山氏与中原大地交往非常密切。
三星堆继承发扬了商代的青铜面具,獠牙慢慢消失,眼珠开始突出,野外战争的恐怖,渐渐让神灵的威严代替
有山靠山,无山自担!
造成古蜀国文化与华夏其他地方文化差异的根源,是商周两朝,不承认夏代分封的诸侯国。古蜀文化百折不挠,独辟蹊径,横空出世,让人感觉三星堆文化独立于中原文化之外。
在此,谈论一下从三皇五帝到周朝,古蜀国与中原大地的恩怨离合。
一、蜀山氏的源头古蜀国,源于上古五帝时代,是中华大地最古老的诸侯国之一。蜀山氏首领是人皇伏羲的后代,一同生活在古梁州区域的,还有巴人,以及部分炎帝后裔——羌人(蜀之为国,肇于人皇,与巴同囿《华阳国志》)。
(1)与楚国同源《华阳国志》:至黄帝,为其子昌意娶蜀山氏之女,生子高阳。是为帝喾,封其支庶于蜀,世为侯伯。
黄帝的儿子昌意,娶了蜀山氏首领的女儿,生了高阳。高阳就是“五帝”之一的颛顼。颛顼百年后,侄子帝喾(kù)继位,将颛顼的儿子封到蜀地,调他去舅舅家当蜀山氏的领导。
故而,古蜀属于商周以前的老牌姬姓诸侯国,中原王朝任命的第一任蜀山氏长官,是黄帝的曾孙。
看到首领是高阳帝的后裔,想起了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诗句“帝高阳之苗裔兮”。说明蜀山氏与荆楚原居民同根同源。
还有个例字,也可说明古蜀与荆楚不断交往融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即古蜀国有个叫“鳖灵”的帝王,就是“荆人”。
(2)大禹与古蜀国大禹出生于蜀地一个叫石纽的刳(kū)儿坪,即三国时期的汶山郡广柔县(禹,本汶山广柔县人也,生於石纽,其地名刳儿坪《蜀本纪》)。
大禹治理滔天洪水时,在蜀地岷山开凿水道,引导江水,在沱江让江水分流(岷山导江,东别为沱《尚书》)。
天下安定、划定九州后,大禹巡视天下,在会稽接受天下诸侯朝拜。洪水得到妥善分流的巴人、蜀山氏也承认大禹为自己的新领导,一起带着玉器、巾帛到会稽山进贡,给大禹捧场(禹会诸侯于会稽,执玉帛者万国,巴蜀往焉)。
古籍中广为流传的八百岁彭祖,也是古蜀国人。
德高望重的老子李耳,对蜀国也情有独钟。老子著《道德经》后,骑青牛出函谷关,与盛情款待他的粉丝函谷关令尹喜告别时,对他说:以后如果要找我,你修道三年之后,可以到成都青羊肆(子行道千日后,于成都青羊肆寻吾。《蜀王本纪》)。
故而可以推测,古蜀国起源于帝喾(约前2245年)时期,得到夏朝承认、分封。
主张是“无为”的老子,将成都选为自己最终的归宿之地,说明古蜀地国泰民安、民风淳朴。
二、与殷商的关系约前1675年,成汤兴起,经过二十年的征伐夏朝,建立了商朝。
(1)不服商王管古蜀国与中原断绝交往,从夏商权力更替之际开始。
《水经注》:及夏殷之际,梁俗变为蛮夷。贡职不修,贡道遂废。
因商朝废除嫡长子继位,改兄终弟及,导致皇室祸起萧墙、内斗不止,比九世乱、迁都不断,使商王朝国力衰弱。
由“贡职不修,贡道遂废”推测,古蜀国没有得到商朝承认,故而古蜀国与其他边远诸侯相继叛离、向中原王朝进贡的制度与进贡的道路都被荒废弃用了。此时开始,巴、蜀、羌人所在的梁州风俗文化与中原渐行渐远。
商代青铜器
商王武丁(前1250年-前1192年在位)时期,出兵“伐羌蜀”。此次,羌人遭受到武丁的重大打击,同居梁州的蜀国等诸侯,也有到不同程度的损失。
当时流行一首歌谣《殷武》: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自彼氐羌,莫敢不来王。
歌谣就是为“武丁中兴”作宣传,意思是商王武丁,将继承商汤的遗志,一统天下,要天下所有诸侯部落,必须对商王臣服,到朝歌进贡朝拜(言武丁能继汤之烈也)。
然而,武丁为商王朝开创的大好局面,没能如愿延续下去。他死后,各代兄弟、叔侄之间无休止的争权夺利,一直延续到商朝覆灭。
甲骨文中,还有商朝“伐缶与蜀”的记载(缶,即位于东川的褒国,大禹儿子的封地)。
(2)参入牧野之战前1046年,周武王率部与商朝军队在牧野进行决战。
决战前夕,周武王慷慨激昂地发表了鼓舞士气的演说,从他的演讲稿《牧誓》中可以看到,讨伐纣王的军队,除了周武王他自己的人马之外,还有“八国联军”参加:“及庸、蜀、羌、髳、微、卢、彭、濮人”。
孔安国解释说:八国皆蛮夷戎狄。羌在西。蜀,叟、髳、微在巴蜀。卢、彭在西北。庸、濮在江汉之南。
这八个诸侯国,有四个位于梁州,另外四个,都是古蜀的邻居。也就是说,这个小规模的“八国联军”,在200年前,都被商王武丁欺负过,故而他们都积极地加入到周武王的联军之中。
(孔安国,孔子十世孙,西汉经学家,著有《古文尚书》等,他将八国都称之为“蛮夷戎狄”,足见蜀地与中原隔离的程度)
民间故事,是不是依据这个青铜面具 塑造出来了灌江口二郎真君形象
三、不被周王朝承认(1)巴国人抢了风头古蜀国等诸侯参加了推翻商纣王统治的战斗,出人意料的是,西周建立,分封诸侯之时,这八个参战的地方诸侯,都不在分封名单之中。
巴国与蜀国一样,也出兵参加了牧野之战(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洛书》)。
周武王在《牧誓》演讲中,没有提到“巴”,说明巴国的出兵规模远不及蜀国。令人瞠目结舌的是,巴国反而成为西周分封的71诸侯国之一,蜀国却坐了冷板凳。
巴国被分封的理由之一:巴人部落的将士表现十分抢眼,他们在前线用歌舞使殷商军队纷纷倒戈。(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前徒倒戈)。
理由之二:巴军将士用歌舞瓦解了商朝军心,让武王伐纣,获得“前歌后舞”的美名。
由此可见,巴人,应该是历史上记载最早、最有威力的文艺兵。
顺风耳千里眼
(2)巴人的起源巴人与蜀山人的历史起源一样,都是伏羲的后裔,都被夏朝承认。巴人的始祖是伏羲的曾孙后照(太葜生咸鸟,咸鸟生乘厘,乘厘生后照,后照是始为巴人。《山海经》)。太葜(qiā),就是上古人皇伏羲。
巴国与吴、鲁等国一样,属于周代的姬姓宗室诸侯国。与南方的楚、吴、越一样,属于西周分封的子爵诸侯国。
(3)不被承认的危机夏商周三代,各自封诸侯,又不轻易承认前朝的分封。不是自己封的诸侯,在自己掌权任期内,地位很低。不听话,随时会被灭掉。不被周王室承认的诸侯国日子如履薄冰。
大禹治理洪水十三年,主要在江淮汉水流域。所以夏朝建立,在江汉流域等地区分封了大量的侯国。但商只承认给大禹守陵的越国。周武王在牧野之战后,还下令攻打越国。
例如,《逸周书·世俘》记载,牧野之战后,武王向四方征讨,计攻灭九十九国。
除了周王亲征之外,作为天下盟主的周王,也可以命令他分封的诸侯,联合进军将其灭掉。
例如,参加过牧野之战的地方诸侯之一的庸国,于前611年,被巴、秦、楚名正言顺地瓜分了。
还有徐国,被手捧周王圣旨的吴、楚两国联合消灭了。
据《逸周书·世俘》记载,牧野之战刚刚结束,周武王就命令新荒率军攻打蜀国。仅仅六天,荒新报捷:擒获了蜀君霍侯。霍侯与商朝其他被俘诸侯,一起被送上了祭坛。
从表面分析看,荒新奉周武王姬发之命,灭的蜀国是此“蜀”非彼“蜀”。即当时新荒讨伐的不会是梁州“蜀”,而是商代都城朝歌附近的“蜀”。
理由是,新荒从“庚子”日出发,在“乙已”日报捷,前后共六天时间,根本到不了梁州蜀国。
夏商周三代时期,有多处名为“蜀”的地方。在鲁国附近也有一个叫蜀的小诸侯国,楚国与齐地蜀侯还搞过结盟联谊活动。
要说新荒讨伐的不是梁州“蜀”,也有两个问题,
一、朝歌附近的确有个地方叫“蜀”,但是不是诸侯国,一直无从考证。
二、《逸周书·世俘》中,记录的每一战事、事件发生在几月几日,都写得清清楚楚工工整整,让人看了感觉作者是为了事件的完整性,修改了时间。
虽然不能确定“新荒命伐蜀”,到底是不是梁州蜀国,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梁州古蜀的侯国地位,一直不被周王朝承认。
古蜀国,不是周朝分封的诸侯国,遭受到周王室全方位的打压。
(1)被逼走另一条道路。《华阳国志》记载:有周之世,限以秦、巴。虽奉王职,不得与春秋盟会,君长莫同书轨。
整理一下,古蜀国遭受打压的具体情况,有以下几个方面:
1、没有被列入正流的古蜀国,一举一动,被邻居秦国与巴国监视牵制,一不小心,就会遭受联合打击;
2、蜀国虽不被承认,但溥天之下,莫非王土。向周王称臣,进贡纳献不能少;
3、不能参加周王室召开的各种会议与宴席等活动,连坐旁听席的资格都没有;
4、更为奇葩的是,古蜀国人还被禁止使用周朝官方规定的文字与礼仪;
5、禁止使用周朝官方规定的度量衡。
“不得与春秋盟会,君长莫同书轨”,导致古蜀国“不晓文字,未有礼乐”,古蜀人的文化与习俗,彻底与中原分开,被逼走向了另一条道路。
6、甚至连人死了,蜀国都不能沿用中原的习俗、方式安葬。
《华阳国志》:死,作石棺石椁,国人从之,故俗以石棺椁为纵目人冢也。
古蜀第一任君王蚕丛,死后的棺椁,不是传统的柏木,也不是名贵的金丝楠木,而是石棺石椁。蚕丛安息的坟墓,被称之为“冢”。
三星堆发现有悬棺丧葬一些特征,也验证了这样的历史背景。
(2)“冢”的含义上古时代,墓、坟、陵与冢,有严格的区分。
墓,含“莫”,不要、不用之意。是一个氏族、家族安葬亡人所在之地,又含集体的意思。墓,“不封不树”,不做标记,哀期过后,活人就去忙活人的事,以后祭祀,也是集体祭拜。
坟,是用土作装饰的意思。有土堆或树木为标记,象征亡人生前有封地、有地位。因有标记,经过若干年雨水冲刷,依然可以找到,自然可以单独祭拜。
陵,指帝王安息之所。古字“陵”,是“阜”与“夌”相结合。阜,大土堆、大土山,是坟的升级版。夌,攀越、超越,引申意义自然是:君临天下,至高无上。
冢,《说文》解释:冢,高坟也。故而,冢的规格,高于有封地的卿、大夫,但低于帝王。
《玉篇》又解释:鬼神舍也,高坟也。故而,冢也暗含魂魄流浪、被边缘化、无依无靠的意思。如,荒冢、衣冠冢、义冢(zhǒng)等。
后来,蚕丛冢,也被世人尊为“蚕陵”.。
殷商六百年,古蜀国几乎中原断绝了交往。到周武王号召天下,对商纣王发动牧野之战,蜀等八国都积极响应会盟,进攻朝歌。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蜀国原本出人出力,满心欢喜地站立在周武王麾下,希望融入中原。出乎意料的是,古蜀国依旧不被周王朝承认、被拒之门外。
周王室为什么不接纳古蜀国?
(1)蜀国地域广阔前朝老诸侯国巴,被周王朝承认被封侯。荆楚,因出了几百人参加了推翻商纣王的战斗,也被分封,成立了新的诸侯国。为什么偏偏不分封蜀国?
原因是古蜀国实力太强,地域太广。
周代封侯有五等爵位,即公、侯、伯、子、男。公、侯分封,地为方圆百里;伯分封地为七十里;子、男封地为五十里。
而据《华阳国志》记载:古蜀国世世代代为侯伯,历经夏、商、周三代,参加周武王伐商纣的牧野之战。“其地东接于巴,南接于越,北与秦分,西奄岷嶓”(此处“南接于越”有误,古蜀国不可能与越国相邻)。即古蜀国几乎拥有整个川西平原,及东川一部。
也就是说,周王即使按顶级规格封蜀侯,也只是“百里”。如此一来,蜀侯还要交出近三四千里的土地。假设古籍此处记载严重有误,古蜀国只拥有半个盆地,也需要交出近两千里的土地。
不难想到,这种情况下,当年古蜀相国,与周王室谈判的唯一结果,只能是闹翻脸,不欢而散。
(2)巴蜀自持天险对于蜀不能与中原王朝正常来往,北魏郦道元的解释是“巴蜀恃险”。就是说,是他们凭借天险,主动不与中原王朝往来。(周武王牧野之师,八国虽尝来会,其后巴蜀恃险,复不与中国通《水经注》)。
自古蜀道的确山危谷险,道路崎岖,但只能说是蜀道难以通行,不是不能通行,至少水道畅通。另外,巴国与秦、楚、郑等外界交往还是比较多。
三星堆青铜器,祭祀跪拜而东张西望,动作越不虔诚,身材越矮小,相貌越丑陋
显然山高路险,不是让蜀国与世隔绝的根本原因。
(3)害怕王权旁落蜀国“不与中国通”,东晋常璩(qú)给出的理由是:周王朝害怕“王气流于西”。
《华阳国志》:参伐则蜀分野,言蜀在帝议政之方。帝不议政则王气流于西。
蜀国地处周王朝权力边缘之地。天下共主周王,居住大地中央,常常与大臣商议安抚诸侯、征伐叛逆的天下大事。可每次谈到边疆事务,蜀国总是不由自主地成为君臣议政的主要话题之一。
如果有一天,周王不能议政,一定是帝王之气转到西方。简而言之,是他们害怕位于西方的蜀国,在将来的某一天会替代周王朝,成为天下盟主。
当时周王朝还没有分封秦国。常璩如此猜想,依据是当时羌蜀实力的确非同凡响。
古老的羌族部落,当时在梁州、荆州、雍州活动广泛,影响很大。例如,古蜀国不被承认诸侯身份,不允许使用中原文字,故而三星堆出土的铜器上没有发现金文,但也出土了一些符号。据考证,属古彝文。另外,还有楚国贵族的“芈”姓,极有可能也是来自于古彝文。
因此,羌蜀的实力,历来使中央王朝的寝食难安。
(4)不满蜀人祭祀夏商周三代,祭祀天地神灵,是权力至高无上的象征。相当于后来的传国玉玺,相当于埃及法老的黄金权杖,相当于今天普京的黑色手提箱。而古蜀山人天生流淌着祭祀的血液,这让西周王朝无法忍受。
蜀人祭拜,像不像在甲骨文中的“蜀”字
“蜀”字,是象形字。在甲骨文中,既像一只盘曲着身子,在蠕动如蚕的虫子,高昂着眼睛突出的头颅;又像一个头顶缠绕着硕大粗布头巾、正在虔诚地祭祀先祖的老者。
于是,依据甲骨文中“蜀”字的造型,“蜀”的古义,最主要有三种。
①指原蚕,野蚕,《诗经·豳(bīn)风》:蜎蜎者蜀;像孑孓一样的野蚕。
蚕桑在先秦,是高等农业,是百姓安居乐业、地域繁荣强盛的象征。夏商周三代,流传桑林出圣人的说法。
②指独,孤独与蜀同义。《尔雅 释山》:独者,蜀。《庄子》:独,一。天下一人。
带有后来的称孤道寡的意味。
③指祭祀器具。《管子·形势》:抱蜀不言,而庙堂既修。
《管子补注》解释说:君人者,但抱祠器以身率导,虽复静然,不言庙堂之政,既以脩理矣。
意思是,当君王的人,只要手抱一个祭祀器具,以身作则,率先成为天下人作出敬畏上天与先祖的垂范,即使一言不发,不谈论天下政务,也会把天下整治的有条有理。
知道了甲骨文中的“蜀”字的含义,就可以理解西周王朝担心“王气流于西”,害怕蜀代替周政权的心情。因此,也能明白了周王朝全面打压、制裁蜀人的依据。
六、三星堆是中华文化的一环三星堆出土文物,乍一看,让人耳目一新,的确与中原文化不一样。如果仔细对比,则可以发现,三星堆文化,不是什么外来文化,就是中华文化的一环。只不过是中华大家庭中,政见不合的产物罢了。
楚国“蜀”字与三星堆出土陶器对比
(1)青铜器工艺三星堆青铜器,与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比较,做工明显精细得多,是商周铸造技术的继承与延续,同时焊接技术有了全面的发展。但古蜀的制造工艺,例如范铸,明显不如南方越国。特别是焊接与锻造技术,越国远胜古蜀国。
二者不同的是,越国为了生存,时时警惕战争,故而科学技术主要集中于制造剑戈。
一两百年才能遇到一次战争的蜀国,则主要集中于祈祷上苍与神灵,所以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器祭祀用品,个个精妙绝伦,令人叹为观止。
最需要什么,就集中一切力量与技术去完成。
这种现象,最典型的莫过于楚国。楚国出土的青铜器具,其粗糙程度简直无法形容,但从楚国出土的兵器,工艺直逼吴戈越剑。故而三星堆出土的古蜀祭祀用品,一件件做工精良,造型各异,也合情合理。
如果几千年的史书古籍中没有记载越王剑。而越王剑突然出土,我们也许也会惊叹:越王剑,简直是外星文明,是外来文化。
(2)青铜面具造型三星堆遗址,出土了许多造型独特的器具,让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旷世杰作,应该是青铜面具。
看了左上图,头盘麻绳的铜像,是不是明白了平顶青铜面具的用意
在湖北、陕西、北京等地,都曾有商代青铜面具的批量出土,是当时在战争上用的面具。殷商时期的青铜面具,一个个凶神恶煞,獠牙外露、悬鼻突起、眼球外凸,两耳直立。
古蜀国没有殷商那样南征北伐的需求,故而三星堆青铜面具,也没有满脸煞气。
用于祭祀的三星堆青铜面具,最大特点是:眼睛夸张,头顶平整。
夸张的眼睛,显示出古蜀人对第一任古蜀王蚕丛的崇拜。
前977年,周昭王南征,渡汉江溺水而亡。此战,使西周王朝精锐尽丧,从此再也不见“成康之治”的辉煌。
《华阳国志》:周失纲纪,蜀先称王。有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
因周昭王在汉江溺亡,周王朝从此百般忌讳江水。遭受到了空前打击的周朝随之而来的是朝政日益崩坏,法制逐渐废弛,在此历史背景下,古蜀君侯蚕丛,做出了天下所有诸侯连做梦都没有想到的事,率先称王。
三星堆立人铜像,是不是谷王神,抱着黄澄澄的稻谷,站立在高高的祭坛上
蚕丛最大的贡献,不是率先称王!
第一任古蜀王真名有可能不叫蚕丛。《说文解字》:"丛,聚也。就是说,他是教导当地百姓将一个个野蚕集中在一起饲养的人。换句话说,第一任古蜀王,有可能是第一个提倡饲养家蚕的人,从而极大程度地提高了蚕丝的产量。
古蜀王蚕丛“目纵”,现在称为“双瞳、重瞳”。即“一目两眸”,古籍中拥有重瞳的历史人物比比皆是。例如大禹、项羽等。
对古蜀王蚕丛的崇拜,民间传说中也有体现。
老少皆知的、在灌江口享世间香火的二郎神,从汉代开始就在民间流传。起初二郎神的形象是:刀眉上挑,英俊帅气。到宋代,流传其额头上有第三只眼,这只眼睛就叫“纵目”。后来又流传二郎神,是第一任古蜀王蚕丛的后裔。(郎为蚕丛之后,故额上有一纵目。《灌江备考》)
至于三星堆平顶金面具,更加好理解,就是古蜀国男人,习惯头顶缠绕硕大包头布巾。这种头饰,直到今天,在南方少数民族地区也十分常见。
三星堆青铜像,面部消瘦,身材修长、是不是代表德高望重的老者与先哲
(3)金王杖
1986年,三星堆遗址出土了一根金杖,让许多人不由自主地联想到古埃及法老高无上的权力。其实,古籍中有非常多的记载,表明在先秦,权杖,代表着王权的绝对权威。
①《书·牧誓》:王左杖黄钺,右秉白旄以麾。
②《礼记·曲礼上》:大夫七十而致事,若不得谢,则必赐之几杖。
③《吕氏春秋·贵卒》:操铁杖以战,而所击无不碎。
这些的“杖”,都体现出王权督战,无人敢违反军纪、以及王法无亲的威严。
结尾古蜀国,起源于五帝,兴起于禹夏,不服商王管,不被周朝辖。
古蜀文化在商周两朝13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因政治原因,游离于中原文化之外。直到前316年秦国司马错灭蜀,历经1800年风风雨雨的古蜀国才寿终正寝。
在1300多年中,蜀山人并没有完全与华夏文化隔绝。
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周代第一个称王的诸侯国是楚国。实际上,古蜀国称王,比楚国称王早200多年。蜀侯称王半个世纪之后,同为夏朝分封的徐国也称王——徐偃王。楚国只是周王室自己分封的诸侯中称王最早的一个。
古籍中,没有看到蚕丛称王时,周王朝与天下诸侯的反应,但知道徐国称王时,周宣王御驾亲征(王自将亲征淮北徐夷。宋·《通鉴前编》)。楚国第一次称王时,迫于压力,不久收回王号,继续为侯。
由徐、楚称王的实例推测,蚕丛称王,周王朝肯定不会视而不见,一定使用了一些强硬的手段。于是可以推断,古蜀人有着非凡的实力与不服的精神。
鸡活一把米,人活一口气!
古蜀人非凡的实力与不服的精神,不仅仅体现在称王。
巴国历来实力不如蜀国。面对楚国,蜀国也敢于战斗。
在东周,为争夺“南郑”(汉中北部),蜀与巴、秦、楚斗智斗勇,大战了近四百年。有时搞得司马迁都分不清楚“南郑”到底是属于蜀国,还是属于秦国。
正是古蜀人凭借不屈不挠的创造精神,与令人刮目相看的国力,才在中原文化的基础之上,别出心裁,创造了独树一帜的三星堆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