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羊城派记者 何晶
垃圾分类持续成为热议话题,你知道湿巾属于哪种垃圾吗?用于制作面膜的“无纺布”究竟是什么?7月5日,原创环境短片《湿巾与我们的生活》在上海举办首发式,共有50多位嘉宾共同参与了“湿巾,扔哪里?”S 共创学习坊。
1950年代,湿巾由化妆品行业的一位从业人员发明,迅速被推广到餐饮业、婴儿护理用品行业。如今,湿巾作为便利的一次性清洁卫生用品,被人们广泛使用,特别是用于婴儿护理。母婴类的湿巾产品占比中国湿巾市场超过50%。对于新生儿父母来说,湿巾和纸尿裤是黄金搭档。而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人护理的湿巾使用量也随之上升。此外,片状面膜也是湿巾的一种延伸应用。
根据中国造纸协会生活用纸专业委员会的统计,2017年我国湿巾市场中,婴儿专用湿巾、通用清洁湿巾、卸妆用湿巾、女性卫生专用湿巾分别占市场份额的56.4%、27.8%、5.1%及4.6%。从2012年到2016年,湿巾产品的消费量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6.99%。 细心的消费者或许会留意到,湿巾的主要材质是“无纺布”,又称“非织造布”,这是一种用纤维制成的薄片、纤网或絮垫。
制成无纺布的纤维原料很多,主要有天然纤维(如棉花、木源纤维)或化学纤维两大类。由于成本原因,目前市面上的湿巾主要纤维来源是化学纤维——聚丙烯,一种常见的塑料材料。
“这意味着,目前人们所使用的湿巾大部分是一次性的塑料用品。湿巾所引发的环境问题的根源正在于此。化纤制成的湿巾,如果被随意丢弃在自然环境中,无法自然降解,会对我们的地球环境造成非常大的影响。
湿巾的很多使用场景是在户外,这更增加了化纤湿巾进入自然环境中的概率。”商业生态工作室的联合创始人孙海燕解释,在目前国内流行的户外捡拾活动中,不乏湿巾的身影。 “但是,普通的消费者通常并不了解他们所用湿巾的原材料来源,即使是有心的消费者,也很难获得准确的信息。”孙海燕进一步解释,目前湿巾类产品的材质标识说明是含糊不清的,仅仅标识“无纺布”却并不体现纤维来源,甚至一些品牌使用“棉柔”、“膜布”等引导性或中性词汇,消融或降低消费者的警惕心。
为了观察化纤湿巾对环境的真实影响,商业生态工作室开展了一场严谨的实验——在花盆里放上了两张湿巾,一张是由木源纤维制成的湿巾,另外一张则是由化纤材质制成的湿巾,同时播下植物种子,然后通过延时摄影,记录了30天内种子和湿巾的变化。
随着种子发芽,绿叶渐渐长大。一个月之后,花盆里的种子长成了一盆郁郁葱葱的植物,化纤成分制成的湿巾依旧维持着原样,而木源纤维制成的湿巾几乎不见踪影,消融在土壤里。
原创环境短片《湿巾与我们的生活》真实地呈现了这个实验过程。在首发活动现场,商业生态工作室还布置了“湿巾与植物实验”迷你展,再现这个过程。通过一个花盆里的生长与消逝,帮助人们更好地感受到不同的湿巾的材质所可能造成的不同环境影响。目前,这部短片已在腾讯视频、优酷视频、爱奇艺等线上视频平台发布。
来源 | 羊城派
责编 | 陈倩
实习生 | 梁敏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