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中国共产党走过的百年风雨历程中,许多英雄、烈士,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用一封封饱含情感的家书告别父母、告别伴侣和子女,用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坚贞大爱诠释信仰,告慰亲人。近期,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家记忆》栏目推出的纪录片《绝笔》从英烈“生命最后时刻留下的文字”这一独特视角出发,挖掘这些感人至深、力透纸背文字背后的故事,一起走进《绝笔》的幕后创作团队。
今年清明期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6集纪录片《绝笔》,节目讲述了十余位为了理想信念、革命事业而慷慨就义的英烈的绝笔信,通过他们舍小家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真实故事,展现了革命英烈初心不改、信仰弥坚的革命精神。
叶挺孙女 叶莲:首先是这个选题角度是非常能够打动人的,这些革命者都是面对死亡,他会说、他流露出他心底最想说的最后的几句话,要是在我爷爷用他的话来讲,就是人格重于生命,他们因为有这样的信仰。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走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呵,给你自由!我渴望着自由,但也深知道人的身躯哪能由狗的洞子爬出!”这是共产党人叶挺将军在重庆红炉厂囚室挥笔写下的《囚歌》。为更加真实准确地还原史实,节目摄制组深入中央档案馆,首次拍摄了《囚歌》手稿,还有叶挺将军的入党申请书。
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研究部原副部长 罗援:纪录片采取的手法是一个小切口,然后是一种大题材,就是平常的一封家书,就是临死的几句嘱托,但是从这里头透露出他们一个宏大的抱负、宏大的理想。我们党的历史它不是一个抽象的历史,它是由许多先烈们他们这些非常鲜活的言行而组成的一个波澜壮阔的历史。
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摄制组以影视化的展现手法,通过情景再现的方式填补了观众对过往历史的想象。
《国家记忆》制片人 贺亚莉:在节目制作过程中认真思考如何创新地在内容上权威讲好人物故事、在表现形式上如何利用珍贵档案、动画制作、适当的情景再现展现出人物细节,让观众既能看到共产党员理想信念的高远,也能看到他们生活中作为普通人朴实无华的人性之美。
为鲜活讲述英烈的感人故事,摄制组还分赴天津、山西、四川、重庆、湖南等多地,探访烈士家乡,深入故居、纪念馆、档案馆,共找到11位在世的烈士后代,亲口讲述他们先辈的故事。
纪录片《绝笔》导演 钱希茜:我是负责第四集,淬火砺剑吉鸿昌。找资料时就发现有一段很珍贵的表述,是吉鸿昌烈士的女儿回忆自己与父亲最后的一次通话。当时吉瑞芝老人说到这段内容的时候,就很哽咽了。我当时看到这段影像,其实我也是眼含泪花的。所以看完这段影像我就决定说要把这一段内容写到稿子里面。包括他去世时候的场景,面对枪口,敌人站在自己的正面来打枪,这种就义场面我觉得当时我也是非常的感动。
小说《红岩》中蓝胡子的原型蓝蒂裕,把对年仅5岁的儿子说的话,写在了香烟盒上:“今夜,我要与你永别了。满街狼犬,遍地荆棘,给你什么遗嘱呢?我的孩子!今后——愿你用变秋天为春天的精神,把祖国的荒沙,耕种成为美丽的园林!。”
共产党员陈毅安一生给爱人留下了54封家书,诉说着无尽的相思和牵挂。但是他的爱人李志强收到第55封家书却是两张无言的白纸。这时,李志强想起丈夫与自己的约定:“如果我牺牲了,会有人给你寄去一封无字家书,以示诀别”。
纪录片《绝笔》导演 洪晨晨:旧书摊上面买到了当时大概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左右出版的一本很旧的陈毅安书信集。通过这种信件把他一生的经历串联了起来。因为没有无字书的原件,我们就是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到之前的54封书信中。
一封封令人泪目的绝笔信,传递出的情感和嘱托,体现出优秀的共产党人追求真理,坚持信仰的革命情怀,为民族求解放,为人民谋幸福的无私无畏,也深深地感染着平均年龄29岁的纪录片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
纪录片《绝笔》导演 钱希茜:在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的时候,吉鸿昌在那种情况下依然能够慷慨陈词去宣传共产主义信仰和自己的这种革命信仰,我觉得这种精神是非常的伟大。
截至目前,纪录片《绝笔》电视端首重播触达观众人数1.55亿次,央视频播放量297.4W万,抖音、快手总播放量突破5000万,微博话题阅读量1.4亿。网友纷纷留言表达对英烈的无限敬意与哀思。
《绝笔》中的每一位烈士,如同一座座丰碑,借影像之力再现真实历史,见证着信仰的力量。
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绝笔》的热播,让我们通过主创团队的独特视角,聆听一场催人泪下、阴阳两隔的灵魂对话,找寻激荡人心、叩问人性的“正义答案”和信仰支撑。正是纪录片制作者们用心、用情下的一番苦功夫、巧功夫、细功夫,才把百年不朽的党魂传递出去,让观众收获感动和力量,这就是对先烈绝笔最好的回信。
(总台央视记者 李雪荣赵继哲李东宇吴经伟)
(编辑 王艺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