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很多人都耳熟能详,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以天之道做事以地之道处世?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以天之道做事以地之道处世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很多人都耳熟能详。
把多余的拿去填补不足,合情合理,也容易被大家理解。
但下面还有一句: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
这个知道的人恐怕不多。
已经不足了,却还要减少它,要拿去奉献给多的。
少的要更少,多的要更多。
这话听起来不仅荒谬,而且反人性。
但事实却总是如此。
这句话所要阐述的道理,就像自然界中的水流一样,水要流动起来需要有”落差“,就是说要有高地,也要有洼地,两者的落差越大,水流越是湍急。
损不足以奉有余,就是这个意思,想要发展,就要塑造这种落差,有了落差,才会产生发展的动力。
古今中外,发展没有平均主义,发展总是不平衡的,追求平均主义,就会在消除落差的同时,成为一潭死水。
举个例子,资本能够推动经济的发展,资本的动力源于何处?
不就是源于存在“落差”,也就是“剩余价值”吗?
追逐剩余价值,说不好听点,就是剥削。
再比如,近代欧洲的资本主义为何能快速发展起来并称霸世界?
背后的关键因素就是十五、十六世纪的地理大发现。
美洲这个古老闭塞的大陆以及那些落后的土著居民们,与自诩“文明”的欧洲人之间,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水流落差”。
“落差”有了,发展的动力也就足了,欧洲文明也就踩在无数美洲印第安人的尸骨上挖掘到了第一桶金。
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
不足,就让它更不足,有了“落差”,就要让它扩大,于是有了第一桶金,也就有了第二桶、第三桶......
这就像多米诺骨牌效应,发展起来的欧洲人开始将目光瞄准了整个世界。
要让整个世界都“以奉有余”,奉给西方人。
这正是将“损不足以奉有余”的“人之道”践行到了全世界。
这“人之道”的狭隘理解,就是西方人所倡导的“丛林法则”。
只不过,若“丛林法则”能够左右一切,这世界上的动物早该灭绝光了......
毕竟,“人之道”上面还有“天之道”......
什么文艺复兴、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等都是“果”,“损不足以奉有余”的“人之道”才是发展的“因”。
所有发展,所践行的都是“人之道”,所以发展都是不均衡的,贫富差距总是越来越大的。
例子很多,比如在封建王朝的末期,总会出现“穷者无立锥之地,富者田连阡陌”的亡国之象,这种极致的落差,必将导致系统重启。
这叫否极泰来,物极必反。
背后的根本原因,就是这“人之道”与“天之道”是截然相反的,既然相反,迟早要被“纠正”。
所以,渐行渐远的“人之道”终究要被拉回“天之道”,这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也有人将这种现象称之为:“历史周期律”。
每一次重启,都是又一次的轮回。
如何跳出这个周期律?
航向的偏离要想办法纠正。
这主要靠经济改革和税收。
经济改革的本质就是换一种发展的路子,发展要用“人之道”,但是换了“赛道”(落差的背后是一种优势,“换赛道”意味着失去了原先的优势)。
经济改革的前提有两种,一种是原先的赛道“不适合于所有群体”(平均主义或没有找准优势落差,发展止步不前,比如原苏联)。
另一种是,原先的赛道太适合于某个群体了,结果后面的人都跟不上了,那就只好换一个赛道进行“制衡”。
所以说,每每有重大经济改革,总会有人重新研究“利好哪个群体,哪个行业”,比如曾经的房地产改革,医疗改革等等,每一次改革,都会有新的落差优势出现,于是就会有某些群体脱颖而出。
如果说经济改革是一种对“细分赛道”(变换优势)的动态调整,那税收就相当于一种对“总体赛道”的静态调整,简单来说,就是“劫富济贫”。
当税收没有起到该有的作用的时候,便要进行改革,比如中国90年代的分税制改革。
分税制改革的背景是国库空虚。
具体表现就是,从1988年开始,入不敷出的财政部连续三年向地方举债度日,在京部委的工资都常常拖欠。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借鉴了“包产到户”的成功经验,为了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在财政上也实行包干。
结果东南沿海省份富得流油,但财政部的收入却经年大幅减少,最终入不敷出。
后来在推行了分税制之后,这一情况才根本扭转。
国家这才有了“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的资本。
1994年1月1日,分税制正式生效。
从这一年开始,中央财政才有了盈余,然后随着财政收入的稳定高速增长,财政与货币政策终于回到了正轨。
然后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在香港,靠着分税制积累的雄厚资本,在金融战场上一举打败了资本大鳄索罗斯,让其铩羽而归......
向富者多收,向贫者少收,这才是税收的真义,也是将来税收的改革方向。
从这一点上来看,无论正在酝酿或试点的房地产税还是数字税都押在了相同的“韵脚”上。
甚至,美国拜登为了“加税”而在全球推动的“全球统一税率”也是如此。
背后,都在努力“调整航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