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时,临安有个诗人名叫林逋(bū)。他幼年时死了父亲,家境十分贫寒,但他读书十分用功刻苦,到了成年以后,已经是学识渊博闻名于世了。但他不慕名利,不愿为官,在西湖旁的小孤山盖了几间茅屋隐居起来。
林逋终生未娶,他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三个爱好之中:诗、梅花和鹤。
古代文人常以诗词寄怀,林逋流传下来的诗词有三百多首,多是隐居自乐之情。他觉得梅花高雅,傲霜斗雪,和自己的性格很相像,因此,他在房前屋后,遍植梅花,待到腊梅开放之时,阵阵花香,沁人心脾,林逋陶醉其中,并写下优美的诗句来赞赏梅花的品格:“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白鹤羽色素朴纯洁,体态飘逸雅致,鸣声超凡不俗,在《涛经•鹤鸣》中就有“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的描述,飞翔的姿态就像是诗和画的升华。正是白鹤的这种清高优雅,很符合林逋的心境,终生未娶的他,爱白鹤就像爱自己的儿子一样,所以在家里养了好些白鹤。他常常把白鹤放出去,任它们在云霄间翻腾盘旋,带着林逋的心一起翱翔九天。
隐居的林逋常常驾着小舟到西湖的各个寺庙游玩,外出时,林逋就给家里的童子讲好,待有客来,先招待客人在家里坐等,然后把白鹤放出,让白鹤来叫他回家。
林逋自谓“以梅为妻,以鹤为子”,后世形成了“梅妻鹤子”的典故,用来表示隐居山林或自视清高。
古代文士常在儒道之间摇摆,“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既有济世的情怀,也有寄情山水之间,与天地同参的向往。而林逋的隐居却不同,痴迷梅鹤之品,游玩于佛道之际,以梅为妻,以鹤为子,是纯粹的隐居生活,自乐于期间,这一点,和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很相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