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白后撤步
配图来自网络,侵删
老家湖南,村里有一对89年的孪生兄弟和一个姐姐。
他俩刚出生不久,父母就抛下他们仨,毅然加入到九十年代农民工南下广州打工的大军当中。
01
第一个十字路口
孩子谁来带?
两个婴儿给任何普通家庭都是巨大的的挑战。
为了分散压力,父母决定化整为零。
姐姐和老二,交给外婆。
老大,交给同村沾亲带故的一对中年夫妇。
兄弟二人的人生轨道在此分岔。
我(本文作者)的父母是村里第一批南下打工者,所以我的情况类似,也是寄养在爷爷奶奶家。
和老二家比肩相邻,只隔两道墙。
老二的外公是个文盲,外婆斗大的字不识一筐。
那时的农村普遍贫穷,他们家的情况更加拮据。
全家靠男人在外面做副工(泥水匠)做为主要收入。
农忙时节赶着水牛帮人耕田,自家稻子收完了,再帮别人搞双抢赚点钱。
女人在家里带着姐弟俩,操持家务。
种菜施肥,田里除草,田边放牛,田埂上割猪草。
一家人住着几间老旧的土砖房,含辛茹苦。
老大寄养的家庭条件相对较好,男人就职某国家单位,当时的话叫“吃国家粮”。
他们的儿女都已成人,有的出嫁,有的外出务工。
女人勤劳持家,夫妇俩的生活压力并不大,带着一个娃游刃有余。
家务繁重,姐姐和老二稍大一点之后,不管是否情愿,便老开始分担家务。
放牛喂猪,洗衣做饭,姐弟俩相互分担。
外公外婆都是粗人,带孩子只管有吃有穿。
尤其是男人脾气火爆,稍有“不听话”,非打即骂,大嗓门一开骂,全村都听得到。
某次弟弟在学校挨了老师教训,男人操着锄头上学校找老师要硬刚,在学校里一番大闹天宫。
从此更没有老师敢管教,毕竟锄头比人头要硬得多。
姐弟二人只要按时做好家务,其余时间就放任自流。
弟弟经常流着鼻涕,蓬头垢面在村里的大路上飞奔。
在这种情况下,姐弟的学习成绩可想而知。
老大管养母叫“娭毑(āi jiě)”。
女人对其精心照顾,管束较严。
最明显就是穿得比较整洁,兄弟两家离得也很近,玩在一起的时候如果只看脸,如真假美猴王,极难分辨。
但看外包装就能一眼看出谁是老大 老二。
02
二次选择
得益于比较严格的家教,老大表现为“懂事”,学习明显较好。
这种优势一直保持,直到初中时开始出现分水岭。
老大继续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老二因为自小疏于管教,比较放浪形骸。
又潜移默化身体力行地被暴力教育所影响。
和社会上一些三教九流混在一起,学习上更加一塌糊涂,没过多久索性辍学。
十四五岁不上学,没职业。
能干吗?
只好更加坚定的混社会。
一度,老二对外婆说,“要是有人恰举(欺负)你,跟我说”。
言下之意是我有势力。
当老二和混混们在街头抡酒瓶混战的时候,老大正在教室里做高考前最后的冲刺。
老大收到大学通知书时欢天喜地。
老二在混混堆里拳打脚踢。
所幸,在混了几年社会后,老二迷途知返。
2010年左右我回家过年,在同村的酒席上和老二共饮。
此时他早已不问江湖之事,在工地上踏实干活。
03
第三次选择
老大毕业后到江南某一线城市工作,没几年就着手在市区买房。
此时的弟弟还在工地上努力搬砖,买房的概念都没有,实力上更是天方夜谭,此事完全没考虑。
父母一看,老二房子的事八字还没一撇,老大马上要首付了,那肯定得先帮着老大。
甚至把原本留给老二娶老婆的钱都暂时交了出去。
老二有好工作,好房子。
谈婚论嫁就顺利很多,不久便组建了家庭。
老二在家里相亲多次,不是郎无情,就是女无意。
好不容易对上眼了,又传说女方家里死了人,晦气,这事不能成。
如此折腾了好几年。
月老始终不像对待哥哥那样慷慨。
二十多年前,兄弟俩隔几分钟相继呱呱落地。
同样的面孔,同样的身高,同样的头脑。
二十多年后,某个时间点。
一个学业有成,工作体面,事业家庭,皆大喜欢。
一个浪子回头,工地搬砖,房子,爱情,家庭都任重道远。
同胎同生不同命。
因为成长家庭的差异,老大一步领先,步步领先。
不排除老二突然发迹弯道超车,但如果没有重大变故,兄弟俩的人生格局大致已经注定。
04
人能改变命运吗?
答案是肯定的,通过努力改命的例子不胜枚举。
可并不尽然。
我想,人生有两部分,一部分是可选择的,另一部分不可选择。
人无论如何努力,也只能改变可以选择的那一部分。
有一些人,在他还没有能力选择的时候,命运就被人选择了。
范缜在《神灭论》里说“人生譬如一树花,同发一枝,俱开一蒂,随风而堕,自有拂帘幌坠于茵席之上,自有关篱墙落于粪溷之侧。”(溷读如混)
人都是树上长的花,风一吹,花叶纷落。有的掉在王建林家,有的掉进了茅坑。
这意思,您懂的。
这里并不是强调如何科学投胎。因为这就是投同样的胎,命运迥异的例子。
“同发一枝,俱开一蒂”,比喻这孪生兄弟,没有比这更贴切的了。
这对兄弟的情况,是我这一代农村留守儿童的缩影。直到目前,全国仍有无数像小编和这对兄弟一样留守儿童。
父母外出务工,把小孩丢给外公外婆爷爷奶奶。
对儿童来说,爷爷奶奶其实更像是保姆。
管吃喝拉撒,吃饱穿䁔没问题。
谁来教他为人处事?
青春其心理和性格问题,谁会过问?
学习成绩谁来管?
这些都得看的自己造化。
对爷爷辈来说,他们年轻时吃过太多苦,老了老了想稍微轻松点,却仍然逃不掉孙子们的屎尿屁。
那些年,我目睹了他们的各种辛苦,内心是同情的。
为了出去挣点钱,上不能尽孝,下不能尽责。
儿童没有父母关爱,爷辈晚年生活更加艰难。
几十年一晃而过。
到头来,青年变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一拍兜里,还是没钱。
这不就是大部分外出务工者的真实写照吗?
三伤的结局,谁之过?
天下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在那个年代,如果有更好出路,没有人愿意背井离乡。
可除了外出,其它路都真的都绝了吗?
破解这种困境的密码,掌握在每一个父母手中。在小孩还没有能力选择的时候,父母一定要慎重选择,这将影响孩子的一生。
为人父母,在孩子抚养的问题上,是否要三思再三思?
05
结尾
离2016年见到老二,四年过去了,这几年兄弟二人的情况我知之甚少。
此时老二或许已经成家立业。
最近的一次见他消息,是今年发朋友圈发了一张工地的照片,配文是“新年第一天上班“。
而老大前不久的朋友圈发了一张网站截图,通过一级建筑师考试。
我有理由相信,从事建筑行业的老大,正在带老二一起打怪升级,努力奔向更好的明天。
祝”他们“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