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多感人的故事发生在我们身边,自觉不自觉地都会让我们慢慢向这些人物看齐”河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园艺专业1307班学生吕星说,通过“农大好故事”,他更真切地感受到什么是真善美,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河北农业大学谁创办的?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河北农业大学谁创办的
“这么多感人的故事发生在我们身边,自觉不自觉地都会让我们慢慢向这些人物看齐。”河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园艺专业1307班学生吕星说,通过“农大好故事”,他更真切地感受到什么是真善美。
从2014年3月开始,河北农大利用学校文化积淀深、典型多、故事好的优势,开展了讲述“农大好故事”活动。通过校报、校园网、广播台、宣传橱窗、微信平台、演讲赛、征文等形式立体推出20多个师生身边的先进典型,传递了积极向上的正能量,让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典型深入人心,让核心价值观在校园落地生根。
选好主题,让好故事立意深远。好的主题,才能使好故事立意高远,有教育意义。“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的基本规范和要求,有着丰富的内涵。学校选取好故事就以如何在个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践行这八个字为主题,在全校范围内进行广泛发动,选取教职工中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的典型人物事件;选取学生中勤奋学习、勇于创新、励志成才、诚实守信、团结互助、志愿服务的典型人和事,经过在全校范围内演讲后,从中遴选出有代表性的典型25个。之后,通过对故事主人公再进行深入采访,挖掘细节,拍摄图片,形成好故事。去年3月23日“赶考日”当天,学校推出了“农大好故事”第一期《情洒太行的追梦人》,讲述了刚刚获得河北省科技突出贡献奖的李保国教授,一连串感人的故事,一张张珍贵的照片让“农大好故事”开篇就先声夺人,当天的校园网点击率就高达2000多次。
挖掘细节,让小故事体现大境界。“大专家小细节,小人物大道理”是学校在挖掘故事中遵循的表现手法。始终把握“以小见大”的原则,不拔高不夸大,让好故事的主人公形象保持真实性和平民化,使大家觉得可信、可敬、可学。学校南门口的一名普通门卫,因其良好的服务态度和诚实质朴的为人,赢得大家的交口称赞;机电学院年轻老师郝建军,因其懂感恩、敢担当,处处为大家撑起一片天的性格,博得大家一致好评;还有被学生亲切称为“周妈妈”的周燕老师……好故事先后以《标杆门卫——刘博文》、《人们眼中的“郝老大”》、《师者,周燕》为题,讲述了他们一件件看似普通却又真实感人的故事。学生典型《青春路上的追梦人——师峰》、《把优秀当成一种习惯》、《树诚信之风,展人性之美》诚信驿站等故事,都紧紧抓住主人公事迹中最朴实最感人的细节,把这些普通人的事迹挖掘好、描述好。通过推出屡获科技奖励的枣研究团队——《“枣”恋30年》,外语学院赴渤海校区青年教师团队——《他们的彩虹梦》等故事,讲述了在高校教学科研工作中,团队合作创新的重要意义。
用好载体,让好故事广为传颂。只有用好载体,创新形式,接地气,有活力和吸引力才能形成合力,才能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为了使好故事深入人心,去年3月中旬到4月中旬,在全校范围内组织开展了“梦在心中,路在脚下”农大故事汇主题演讲赛,每个基层党组织推荐一名教师和一名学生参加预赛。从演讲的形式上,师生同台竞技展风采,并辅以现代传媒手段。校园网、校报、广播台、宣传橱窗等依次推出每一个“好故事”。校园网发挥迅速便捷的特点,一般在周一上午推出,便于引起师生关注;校报在二版头条位置开辟“好故事”专栏,发送到每个教研室、每间学生宿舍;广播台在黄金时段播出;宣传橱窗推出“好故事”功德榜;师生通过个人微信进行转发关注。
河北农大通过讲述一个又一个的精彩故事,使广大师生愿意看、喜欢听、信得过、记得住、够得着,强化了“处处都有好故事,人人都有机会出彩”的导向,传递了积极向上、快乐工作的正能量。师生们在看好故事、听好故事的过程中,受到鼓舞和激励,自觉向故事主人公学习。李保国、刘孟军等专家在科技工作中几十年如一日刻苦钻研、务实求是的精神,激励着年轻一代踏实做事,认准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白银风、周燕老师爱生如子、精彩授课,也成为年轻教师学习的典范,周燕老师被邀请到多个学院作报告。
目前,“农大好故事”还在讲述当中,已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校园文化品牌活动。 (夏志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