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一个学生拍下了正在给他们上课的思修老师,陈果教授迅速在网络上爆红,成为第一批“网红教师”。
她洒脱的讲课风格受到学生们的喜爱,视频火了后,有学生评价到:如果我当初听过陈果的课,或许我的人生,会大不相同。
她爽朗的性格,有哲理的人生格言,总是让人如沐春风。独特的穿衣品味,高挑的身材,使她成为复旦大学的一抹亮色,被亲切的称呼为“模特姐姐”。
但是,一次演讲中的出错却使她饱受争议,铺天盖地的舆论将她瞬间拉下神坛。她身上发生了什么?如今的她,又怎么样了?
01
比起貌美,高知女的智慧更值得叫好。
1981年,陈果出生于上海书香世家,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家庭条件优越。从小便受到家里的悉心培养,在父母的熏陶下,喜欢上了学习,尤其热爱哲学。
1999年,她不仅顺利考入复旦大学的哲学系,还是文科基地班。这个班级和普通的本科班级不同,是从上海的各市重点中学中展开报名,收取一批愿意参加考试的学生,提前进行复旦自己出卷的统一笔试和面试,也就是说,被录取的都是拔尖的学生。
文科基地班不仅是小班授课,而且配备的师资都是复旦文史哲最好的老师(绝大多数都是博导)。如果说优秀是一种习惯,那么陈果才女的品质在这个阶段已经养成,妥妥的一名学霸。
不仅如此,在大学寒暑假期间,她还到中国国家画报当过实习记者。
求学数年,在攻读了复旦大学基督教哲学专业博士后,由于对母校的留恋和热爱,她选择毕业留校,担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老师,从此开启了她的教师生涯。
没有曲折的求学故事可讲,也没有复杂的家庭背景可作谈资,陈果的成长之路顺遂得令人羡慕,除了上天的眷顾,更多的是不懈的努力给予她恰当的回报。
在教学上,与传统的思修课老师不同,她讲课风格随性洒脱,不是照本宣科的读,更像是一场对话,和朋友之间的分享,肆意的“自由发挥”。
她一只手插裤兜,一手拿着粉笔,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举一动间,脸上始终挂着浅淡的笑容,显得优雅而不失真实。言语简单从容,没有一个让外人听起来晦涩难懂的专业名词,但颇具感染力,对于学生们来说,没有干货满满需要抢占时机抄下笔记的局促,每一次听她讲课都是一场心灵之旅,也难怪学生们会对她如此青睐。
讲到知己,她说:“人生知己难求,最好的知己其实是自己”。
谈论爱情和婚姻,她说:“长久的爱情,就是一次又一次地爱上同一个人”。
“婚姻是另一种生活的开始,应该郑重其事的去选择,这才是对自己对他人的负责。然后慢慢的要学会爱自己,爱对方,爱这段关系,从你和我活成一个完整的我们”。
对于生活,她的理解:“只有热爱生活,生活才有可能真正热爱你”。
没有人不害怕死亡,在她口中却变成一种美:“自然最后给了我们死亡,正如她最初给予我们生命,其中总有其美意”。
当你还在寻找人生的意义时,不妨听听她的答案:“人生只有两件事有意义:第一是让自己幸福,第二是让更多的人幸福”。
课堂上金句频出,气质又如此的与众不同,在视频逐渐兴起的时代,她的火似乎是一种必然的结果。人们在被她的美貌和气质吸引的同时,更是在汲取她的智慧。
用一句话来形容她再合适不过:众星朗朗,不如孤月独明。她的出现,宛如一轮孤月。或者用她的话说,把自己活成了一束光,既照亮了自己,也照亮着别人的人生。
她活成了别人最想要的模样,优雅、自信、富有智慧,是多少人心中憧憬的未来和理想的目标。
02
老师把课讲得这么美,当她的学生很幸福!
每逢她的必修课,一百多人的课室,从来都是座无虚席。有的学生们慕名而来,时常去蹭课,没有座位,站着也要听。
有了选修课,总是第一时间被抢完,由于太热门,学校的选课系统还一度奔溃过。有的学生连续抢了两年都没有抢到,直呼比双十一还难抢。
她讲课的画面被无数次上传到网上,第一个视频,在一周内点击率就达到了3000万,热度高居不下,一时间成为所有学生梦想中的老师形象。
央视主持人撒贝宁评价她说:
“陈果老师颠覆了大学老师在我脑海中的固有印象。年轻人在面对世界,追求答案的过程可能是痛苦、迷茫的,但听陈果老师的课,她能给人们快乐、愉悦的状态去前行。”
陈果曾两次登上央视《新闻联播》,在接受采访时,讲述了自己独特的授课风格,彼时的人气和名声都达到了顶峰。
在此期间,她相继出版了自己的两部作品,《好的孤独》、《好的爱情》,成为当时的畅销书籍。
但是,一切的鲜花和掌声,却在一次演讲中戛然而止。
03
彩云易散,乌云笼罩。
央视有一档节目叫《开讲啦》,每一期都会邀请一位名人去做分享,陈果受邀参加了其中一期节目,她的演讲主题是《你好,好奇心》。演讲的内容时而富有哲理,时而幽默风趣,现场的观众都被逗得哈哈大笑。
但是,在节目进行中,她却犯了一个错误,将一个词语“耄耋”(mào dié)读成了“毛至”,一时间谩骂声四起。
网友们开始质疑,一个高知、高学历的女博士,还是文科基地班出身,怎么会连一个词语都读错,虽然是生僻字,但对于读过很多书的知识分子来说,这两个字出现的几率并不是很低。
祸不单行,网络上很多人开始对她的身份和经历提出质疑。
有人说她不过是口才好,会表达而已,什么心灵鸡汤,其实都是毒鸡汤,说来骗骗那些单纯未出社会的大学生而已。
有人攻击她,自己都是单身,有什么资格谈论爱情和婚姻。
甚至一度被神化的教学,也被批判内容与专业无关,讲的东西太浅显、无用,只是夸夸其谈。
在一片的讨伐声中,陈果选择沉默应对,任由网络评论,对于这件事,她始终没有做出任何回应。
也许这就是所谓的“成也萧何败萧何”,互联网就像一把双刃剑,既能造神,也能毁神。陈果或许是意外走红,一切都没有在她的意料之中,但舆论和争议同样来得如此之快。短短几年,“复旦女神”被人讨伐推翻,然后是沉寂,直至淹没在嘈杂的互联网中,只留下一个背影。
回过头看,整件事其实更像是一根导火索,网友们积累了许久且被忽略的那些不满和质疑声,终于能在此刻瞬间引爆,然后将她推向深渊。
所以,即使没有这件事,她或许也摆脱不了如今的境地。
知乎上有位同为思修老师的网友说:“按照教材讲学生可能不满意,不按教材讲领导可能不满意”是每个思政课教师都面临的尖锐矛盾。所以,每一个想把思修课“讲出彩”的老师,几乎都会花掉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研究自己的授课内容如何能够在“源于教材”和“高于教材”中寻找到一个恰到好处的平衡。
陈果的教学风格,可以称之为勇气。她脱离了教材的框架,以独特的方式脱颖而出,必然引起关注,也必然引发争议。
冥冥之中,一切似乎都是定局。但在这世间能把握得住的,其实唯有自己的心而已,陈果便是如此,起起落落,她全然接受,因为她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用她自己的话说,我自风情万种,与世无争。
04
人生只有两件事有意义:第一是让自己幸福,第二是让更多的人幸福。
杨绛先生说:人虽然渺小,人生虽然短,但是人能学,人能修身,人能自我完善,人的可贵在于人的本身。
她肯定是错了,但回归生活,她仍然是一个普通的“大学老师”。她的微博从2019年停更至今,网上偶尔还会出现她的短视频,不过她本人已十分低调。
曾经有传言称她被复旦大学停课处理,但据官方回应,此系谣言,陈果依旧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她仍然会以自己的方式给学生们讲课,闲时跟朋友小聚。有复旦的学生经常在食堂里看见陈果,她带着耳机,不知道听着什么,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或许,她现在在做的,便是让自己幸福。
爱一朵花,不一定要把它摘下来,静静的欣赏着,相互不打扰,安静的在自己的领域上绽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