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14日,《比利· 林恩的中场战事》在美国纽约国际电影节全球首映,对于所有人来说,这是场电影技术的试验和冒险,尤其是李安的温和和120帧的激进发生碰撞时。
首映结束后,《好莱坞报道者》评价“李安拓宽了电影的边界”,而《Uproxx》则是:为李安的尝试感到高兴,但我希望他下次别这么干了。
李安直言“我被暴露在高帧数之下”,但另一边,李安却发出疑问:
为什么没有人质疑24帧?
1932年3月15日,有声电影的拍摄标准和放映频率正式确立为每秒24帧,意味着其得到全球电影界的承认。这个标准涉及到了拍摄和放映两种速度,因为只有这两者相等,银幕上的影像才能行动自若,反过来,我们从这个标准的确立就可以得知:在此之前,电影的拍摄和放映速度并不对等。
影院追求快,除了因为经济原因外-抢时间以便排更多的场次,还有安全方面的考量:慢意味着胶片会在灯光下经受更长时间的炙烤,而硝酸胶片高度易燃。当时的放映机出于这方面的设定,如果放映速度低于40英尺每秒,光线便会被防火闸门切断。
另一边,因为控制不住影院放映速度,制片方不得不把摄影速度提快,如果不这么做,自家影片就会由于放映速度的过快而让观众留下怪异的印象。
两者间速度的差异发展成了竞赛,导致的结果就是拍摄速度在竞争中因为被动而被打得凌乱不堪。
这一状况随着马达在摄影机上的应用大大改善:贝尔和霍威尔公司(Bell&Howell)将马达应用在摄影机中,在加装速度指示仪的同时,也将速度固定在16帧至22帧之间。得益于电影中越来越多的运动镜头,越来越多的摄影师开始告别手摇摄影。
《爵士歌王》公映
1927年10月,第一部有声故事片《爵士歌王》在纽约上映,当时有两种电影录音设备系统,而无论是采用蜡盘发声技术的Vitaphone系统,还是片上发声技术的Movietone系统,两者都统一将24帧作为速度标准-在24帧速度下,最高频率声带的输出才能不失真。
《爵士歌王》采用手摇和电动双重拍摄方式,在24帧放映速度下,手摇拍摄的无声镜头让演员们的动作显得僵硬又过快,而到了有声段落又回复正常。《爵士歌王》席卷美国带动有声电影潮流后,好莱坞片商对于24帧每秒拍摄速度作出硬性规定。
有声电影的出现让电影从单纯的视觉感受提升为视觉和听觉的双重感受,这就要求画面和声音的严格同步以及放映速度的稳定。拍摄速度和放映速度终于在有声电影的制约中找到平衡点。
因此,24帧标准的确立,可以说是放映速度与拍摄速度在竞赛和电影发展中的自然选择,而并非伴随着电影的诞生而天生。
每秒24帧是电影的金科玉律吗?经过八十多年的发展,电影每秒24帧于制作方已经根深蒂固、于观众已习以为常。但它并未完全解决画面闪烁、及物体高速运动产生的拖尾现象,这成为后来者挑战它的“突破口”。
球体在不同帧数下的运动流畅度对比
上世纪50年代,宽银幕电影和Todd-AO格式拍摄的影片分别试图在放映终端和制作端突破24帧每秒,从而解决画面闪烁问题,尝试最终无疾而终。
后来, 电影特效大师道格拉斯·特鲁姆布自创了每秒60帧的65mm电影制式Showscan,制片方鉴于影院要重新安装放映设备、影院方反过来又担心片源问题,格拉斯·特鲁姆布在两者相互间的顾虑中暂离了电影圈。
1985年,电影电视工程师协会为了与NTSC电视标准一致,提议增加到30帧每秒,在采用不同制式国家的争吵声中不了了之。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李安拍摄的第一部3D影片,在“招惹”了好莱坞三大挑战(孩子、动物、水)后,李安被3D拍摄折磨的体无完肤:24帧的频闪在3D状态下异常明显,打开快门增加曝光解决频闪问题又会导致另一问题:画面模糊。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模糊画面
正是这段“24帧的3D根本没法看”(李安原话)的经历,让一直在电影技术上“安分守已”的李安动了“技术革新”的决心-以120帧去拍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上映后没多久,采用48帧拍摄的《霍比特人》上映,在显著提高画面流畅度和明亮度的同时,被部分习惯24帧的观众批评“画面太过真实”从而失去了电影的味道。
所谓的“味道”就是24帧根深蒂固后在观众心目中的潜移默化,更甚者,在电影数字化后,还会模仿胶片电影的闪烁、拖尾等。
无论是《霍比特人》还是李安,他们提高电影帧数最直接的原因就是-3D,这跟技术狂人詹姆斯·卡梅隆不谋而合,2011年,詹姆斯·卡梅隆出席CinemaCon电影产业博览会时公开表示,要用每秒48帧或者60帧画面的方式更好地服务于3D技术,因为在他看来,两者间的结合能制造出更真实、更完美的影像效果,最终给观众呈现出身临其境的效果。
24帧和48帧《霍比特人》画面差别
3D给了电影拍摄者提高帧数的“正义理由”,对于电影放映者-影院来说,在3D面前,他们有着更加难以抗拒的诱惑-经济利益。无论是家庭影院还是流媒体,对于影院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3D电影给了观众走进影院的理由,也给了影院应对竞争的一个突破口。
“有利可图”让拍摄和放映者不再像以前纠结于帧数标准速度般陷入竞赛,双方的“共识”让3D成为了提高帧数的“势”。
但,显然这个“势”目前还不足于撼动24帧的主流位置以及观众的观影习惯。
时势还没能造就英雄的时候,或许,我们需要的是能造时势的英雄高帧数的“高”同样传递给了影片成本,画面的成倍增加让影片的后期制作成本正比增加,这让李安小心翼翼地选择了大场面不是很多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这种“非大片”在造时势上显然力不从心。
2010年《阿凡达》在中国上映时,内地仅有800块3D银幕和12块IMAX银幕,然而,《阿凡达》13.39亿票房中,3D银幕的产出就占了12亿。这种反差直接就点爆了中国内地影院的3D银幕建设,中国内地影院的基建从此火箭般上升-从2010年的6256块上升到2019年的将近7万块。
《阿凡达》打开新视界
在全球票房上,《阿凡达》狂掠27.897亿美元,直至2019年的《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才从全球影史票房总冠军宝座退居次席。
《阿凡达》便是造就3D时势的英雄。相对比《阿凡达》,《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上映时境况更窘迫:全球具备120帧 4k 3d放映能力的影厅仅五家。
120帧、4K、3D,任意两个组合都已经足够瞩目了,但就如《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把“孩子、动物、水”三者全揽下来般,李安再一次抗起了三重大山。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上映时,有影院借机宣传起自家的放映技术,但更多的影城选择了观望态度。如果影片能像《阿凡达》般掀起风浪,则“120帧风”或“4K风”的跟随者会众多,反之,《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的120帧就像涟漪最终会平静般。
李安在《比利·林恩中场战事》片场
市场最终用票房证明《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不是《阿凡达》,而当不甘心失败的李安带着120帧的《双子杀手》再次铩羽而回的时候,再铁杆的李安迷都不得不面对120帧的倒下。
《阿凡达》几乎凭一己之力把2D过度到3D,但把24帧往更高帧数过度的“阿凡达”却仍未出现。
《霍比特人》的导演彼得·杰克逊在面对48帧的质疑时回应:没有人会停下前进的脚步,科技也将持续经历变革。
电影技术当然会一直向前,但能否被市场采纳,除了技术可行性外,经济因素也是关键,当新技术让整条产业链都有利可图时,其推进速度会迅雷不及掩耳,反之,则会被束之高阁。
电影每秒24帧的标准是否应当推翻再重新确立、电影帧数要到达多少才最好,这个问题现在还没找到答案,但我们不能就下结论李安失败了,因为革新从来就没那么容易,有磨合期、有流血也有倒下者。
现在的问题是,谁会是电影帧数的“阿凡达式”技术革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