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和水产养殖面积近万亩,如何让水产养殖不影响水环境,这个产业面临转型升级。”杭州余杭区仁和街道农业公共服务中心主任张柏华告诉记者,目前仁和鼓励水产养殖业正往更生态、更环保的方向转型,有不少养殖大户已经认识到只有环保养殖才能可持续发展。
在位于三白潭村的浙江恒泽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记者见到了自主研发的池塘生态自净循环养殖技术。大片池塘水质清,水面种植着多种水生植物,空气中没有鱼腥味,整个园区环境优美,园区分室内养殖和室外养殖两大区域,拥有不同的养殖特点。
室内“鱼工厂”
养殖池:配置恒温设备、推流系统,使用纯净水,保持鱼群活跃.
净水系统:两台净水设备不停运转,初步过滤食料残余,再净化后回输到鱼池
走进室内养殖区域,记者看到这里明显的功能分区,园区负责人张高立介绍说,“一边是养殖池,另一边是净水系统,两个功能区相互配合以达到水质自净,生态循环养殖的目的。”
走进布满养殖池的区域后,记者明显感觉温度较室外降低了一大截,原来该区域内装有恒温设备,可以将室内温度长期保持在适宜鱼群生存的温度以保持鱼群的活跃性。
每一个鱼池中还设置了一整套推流系统,让鱼群可以随着人为制造的水流有序游动。“鱼一般来说喜欢在流动的水中活动,人为推流可以保持他们的活性,而且根据每一种鱼的不同习性,我们也会调整池中的水流速度。”顺着张高立的指引,记者看到池子里的一大群鱼几乎都围绕着中央的柱体不停的转圈。
张高立骄傲地说:“养殖池内的水都是可以直接饮用的纯净水,而且这些水在鱼池里呆上一段时间就会经过另一侧净水系统进行循环净化,持续保证池中的水质清洁。养了鱼之后,池子里的水用瓶子灌出来照样能直接喝。”
养殖区对面就是安置水质净化系统的车间,两台巨大的净水设备正在不停运转。水流会率先经过过滤环节,消除肉眼可见的部分杂质,每天的食料残余等杂质就是通过这个步骤去除,初步过滤的水紧接着通过数道净化工序来到后方的分离池。管理人员介绍说,“从这里提取出来相对清洁的水会经过第二轮净化再次回输到鱼池中,净水过程中几乎不存在水质再次遭到污染的可能性。”
室外“鱼跑道”
使用变频推流泵、双重曝气耦合增氧系统,解决氧气供应、污物清理等
增氧系统,活动跑道:“U”型养鱼水槽,内设推流系统,分情况设置不同流量
净水植物:调节池塘水质,为鱼类养殖提供优异环境
室外养殖场布局在池塘中,里面设置有许多新式的增氧设备、适量的净水植物以及多条专供养殖鱼活动的“跑道”。
“每一条‘跑道’都有编号,‘跑道’内一直存在推流,鱼在里面逆流游动,时刻保持运动状态。”张高立说,“跑道”就是一条接近“U”型的养鱼水槽,水槽内的推流在不同时段会设定不同水流量:喂食时间的流量会降低,方便鱼群进食;鱼群集中排泄时段的流量则会加大,在鱼群能承受的范围内用以冲走残余饲料和排泄物,保持养殖槽的清洁。
相较于传统的池塘养殖系统,该系统拥有养殖密度大、起鱼赶鱼快、繁殖效率高等特点。相配套的变频推流泵、双重曝气耦合增氧系统也初步解决了高密度养殖下的氧气供应、污物清理等问题。
此外,该套系统还包含新型菌虫藻平衡技术,利于池塘水质的调节,保障各生物相数量配比,为鱼类养殖提供优异环境。目前恒泽公司在三白潭园区内共建设有2套池塘水生态自净养殖系统,这些设备于2016年10月正式投产,主要养殖加州鲈鱼、鳊鱼、鲫鱼以及其他多品种的海洋鱼类。
“目前,大多数仁和渔业养殖户仍采用传统的密集型养殖方式,大量养殖污水与残留物的排放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密集养殖的成鱼品质也不稳定,产品质量层次不齐。”张柏华说,“恒泽”池塘自净生态养殖系统的研发,相比传统方式更环保,‘零排放、零污染’的生态养殖技术能有效缓解养殖区周边的环境压力,街道也很关注这项技术的效果,在经过一段时间测试后,如效果明显,可以有效助推仁和鱼类养殖的转型升级。
END
来源:余杭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