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长一点的朋友,估计都经历过夏令时实施的那段时光。1986年是实施的第一年,当年的5月4日把时间向后调了一个小时,相当于调快了一个小时,当年的9月14日又将时间重新调整过来。从1987年到1991年,则是从每年的4月中旬第一个星期天凌晨2点起执行“拨快1个小时”的操作,在每年的9月中旬第一个星期天凌晨2点“调慢1个小时”。在1992年,我国宣布不再实行夏令时。
夏令时又称为夏时制,实施这种制度的基本考虑,就是随着温暖天气的到来,太阳照射的时间逐渐延长,此时将时间调快一个小时,那么就有几个好处,一是使人们在正常工作时间内,能够享受较长的太阳照射时光,从而减少一定程度的能源使用;二是在白天较长的实施期间内,可以让人形成早起早睡的习惯,更利于工作效率的提升。
从照射到地球的太阳光线角度来看,在一年中存在着周期性的变化。我们的所在星球,以相对于太阳系黄道平面比较恒定的 23度26分的角度,围绕自转轴旋转,但是太阳照射的光线与地平面的角度,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当春分时节到来时,太阳的直射点从赤道向北移动,北半球的白天时间就会更长,温度也会变高,南半球正好相反。经过6个月后到达秋分日,太阳重回赤道点并向南移动,北半球的黑夜时间变长,温度变低,南半球也正好相反。
目前,全球的能源消费结构中,仍然是以煤炭等传统化石能源为主导,如果我们能够充分地利用太阳照射的能量,那么就会相应地减少能源使用量,特别是那些距离赤道越远的地区,夏季和冬季间的白天时长差异就越明显,在全球能源越来越紧缺的大背景下,有必要根据季节的变化,来对时间进行调整,从而使人类在日常活动期间内,最大程度地与太阳照射时间相重叠,从而对减少能源的使用、节能能源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正是意识到这个问题,不光是我国在历史上实施过夏令时,很多国家要比我国执行的时候更早、执行的时间更长。比如,世界上首先使用这项制度的国家是德国,于1916年就实施了。美国紧随其后,于1918年开始实施。不过,后来,美国的夏威夷、亚利桑那州的大部分地区以及关岛、波多黎各、美属萨摩亚、美属维尔京群岛和北马里亚纳群岛等都选择退出夏令时。
目前,仍然执行夏令时的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以及南美洲、亚洲西部的部分国家,非洲仅有摩洛哥一个国家执行,不过开始和结束的时间都不一致。比如,美国是从每年的3月13日凌晨2点开始,到11月6日凌晨2点结束。
对夏令时抵触较大的地区,主要分布在非洲、亚洲、南美洲。欧洲虽然很多国家目前都执行夏令时,但是从2019年开始,欧盟已经通过投票,结束了夏令时的强制性,不过受英国退欧、疫情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最终成员国之间达成一致可能还得需要时间。
刚才提到执行夏令时对于节约能源,的确具有一定的有利作用,但是为什么还有相当一部分国家抵制?为什么我国在执行几年之后不再执行?这里面势必会有夏令时的弊端起作用。
首先,包括美国在内的一些国家,都对夏令时是否真正起到节约能源的目的持怀疑态度。美国能源部曾经在2008年做过一项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在执行夏令时的时段内,节约的电量比例仅有0.5%。造成这个比例的直接原因,就是虽然白天时间拉长,的确会减少这段时间的用电量,但是也会刺激晚上更频繁地使用空调等电器产品,同时也需要更多的能源来照亮“更早到来”的早晨。
另外,在一年中两次调整时间,也会导致很多人在适应上存在问题。一些研究发现,在将时间向前调整的时候,人们心脏病的发作频率会有一定的提高。另外,在调整时间的最初阶段,研究人员发现,与车祸发生的数量之间也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当时间调整特别是时间向前“拨快”的时候,人们的睡眠时间普遍不足,无论是对身体的免疫系统,还是对精神专注程度上,都会产生削弱的倾向。
拿我国来说,与美国在时区设定上不一样,两个国家东西跨度都很大,但我国是统一使用相同的时间,而美国则是使用四个时区,因此,我国东部地区在天亮了的时候,西部相同时间情况下仍然是黑夜,使用统一的夏令时根本不能达到理想的节能目的。
此外,我国经济的发达地区,也是人口的密集区,多数都集中在东部和东南部沿海地区,这里的昼夜时间变化并没有高纬度地区大,所以实施的效果和余地都不太大。所以在实施了5年之后,于1992年废除了夏令时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