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艺术和技能类中,很多人喜欢宣传自己是嫡传,似乎要通过这个告诉世人,自己是真功夫,事实上,嫡传只是得到真功夫的一个重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那么什么是嫡传呢?
嫡的意思有这么几个:一是古时的妻。二是妻生的儿子。三是亲的,血统最近的。四是正宗、正统的。古时有个规矩,叫做立嫡以长。嫡在这里就是接班人,家族家产或者国家领导权的接班人,一般是长房长子,正妻所生。庶出就是妾生的,如果有嫡子,庶子是不能成为继承人的。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嫡传就是衣钵传人,按照李仲轩的说法,那是要把本门秘方也传授的人。他说看一个门派的掌门人,是看他有没有本门跌打药的秘方,相当于佛教领袖把自己的袈裟和钵盂传给自己定的接班人,我觉得这是一个标志。最重要的还是这个人能全部继承师父的功夫,师父把全部所学传授给他,这才是本质,当然功夫最好的未必得到位子,这是因为有财产或者权力的继承,而不单纯是本领的传承。
我们知道,在教与学的关系中,教只起重要作用。师资是个必要条件,但并非充分条件。师父再厉害,再尽心教,如果学生天赋不行,或者勤奋不够,他也不可能赶上或者超过师父,更不用说发扬光大了。因此,嫡传只是个噱头,并非与真功夫划等号。历史上不是嫡传的却比嫡传成就高的比比皆是,举不胜举,这里就不举例了,以免有打广告的嫌疑,读者可以自己脑补。
嫡传无非就是说自己是得了亲传,得了真传,而且师父是把自己当作接班人来培养的。至于成不成器,其实最重要的还在个人——外因起重要作用,内因起决定作用。真正成就高的人都喜欢说自己是“老师不成器的小学生”。宣传嫡传是有点心虚,有点虚张声势。
要练成真功夫,有功夫好的老师,并且老师肯倾心传授,这是福气。但还是要自己努力,要用功,要用心,汗水和心血都不可少。我师爷说过,功夫不像家产,嫡亲可以直接继承,它是学问,是技能,要苦练才能继承。嫡传无非是有便利条件,可以不交学费,不想学甚至会被逼着学,不用担心老师不教,不用担心老师藏着掖着。嫡传只是比亲传多了这些好处。
记的袁枚写的《黄生借书说》中有句话“书非借不能读也”,不仅仅是一句话,还有事实依据:黄生无钱买书的时候借书读,借了以后特别珍惜机会。等自己有了钱,能买书了,却把书放在书箱和书橱里被虫子咬。因为没有还书的压力,本以为可以从容阅读,却总是抽不出时间读。学拳何尝不是这样?嫡传的逼着学的典故很多,外人偷学的也很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的儿子怎么劝都不学,我却坐火车到济南找老师学。兴趣是一方面,得来太容易是另一方面。有人说物以稀为贵,在学艺这方面也是如此。因此,嫡传有嫡传的便利,非嫡传有非嫡传的动力。只要是亲传的就有机会得到真功夫,除非这位师父人品差,不希望自己的徒弟超过自己。如果是我,我就希望我的学生有几个比我强。如果没有李小龙,叶问肯定没有那么出名。我想,那些成名成家的明师,他们都会比我聪明。
由上可见,后学一定不要被嫡传一类的标签所迷惑,一定要看他是否有真功夫。我们是学拳,又不是抄家谱,管他是不是有血缘关系呢;我们是学拳,又不是买水果,还得“烟台苹果莱阳梨”。谁得的东西多,谁会教,谁肯教,就跟谁学。不要形成坏风气,认牌子不认品质,认地方不认人,那都是舍本逐末,都是看现象不看本质,是老子会游泳儿子必然会游泳的僵化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