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长期聚居在与外界联系不便的高原,在独特的社会生活环境中,形成了一套与其他民族不同的风俗和习惯当然,在与汉族和邻国的交流中,难免文化会互相渗透因此,在藏族的风俗习惯中,我们可以看出外来文化影响的痕迹,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藏族传统及禁忌?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藏族传统及禁忌
藏族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长期聚居在与外界联系不便的高原,在独特的社会生活环境中,形成了一套与其他民族不同的风俗和习惯。当然,在与汉族和邻国的交流中,难免文化会互相渗透。因此,在藏族的风俗习惯中,我们可以看出外来文化影响的痕迹。
藏族的礼俗禁忌很多,这里只能选择其主要的说说。
藏族怀孕的妇女,不是那么重视休息和保养,宗教势力和歧视妇女的思想,又使妇女分娩时得不到合理的照顾和起码的卫生。直到现在,牧区妇女,还是在帐篷外面生小孩,哪怕狂风大雪,临盆是不能在帐篷里的。农区有些地方,妇女分娩也只能在牛棚、羊圈之中。所谓生孩子“污秽”的陈见,使妇女分娩得不到起码的卫生条件的保证。当然,家庭和妇女本人摆脱了旧思想的桎梏,愿意或要求到医院、卫生所生小孩,或者请接生员来接生,那又是另一回事了。值得庆幸的是,这种情况在城镇现在已十分普遍,农村、牧区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对新法接生、注意卫生引起重视。然而,藏族小孩一旦生了下来,尤其是男孩,从婴儿刚刚落地的时候,便得到比母亲还要优厚的待遇。
小孩子生下来的第三天(女孩子是第四天),亲朋好友便要来祝贺。这种活动叫做“旁色”,“旁”是污浊”的意思。色:是“清除”。也就是清除晦气的活动了,城里人带的礼物是青稞酒”酥油茶和给小孩的衣服、帽子等。客人一进屋,先对生母和襁褓中的婴儿献哈达,给生母敬酒、倒茶:然后端详初生儿,对孩子的出生说一些吉利、祝福的话。
在农村,亲友除带上酒、茶以外,还要带上满满一“唐古”(羊皮口袋)糌粑及一块新鲜的酥油,这是进门的贺礼。农村人用古老的风俗来祝贺孩子健康成长,客人要在敬酒、倒茶奉献给生母以后,再用大拇指和食指捏点糌粑,放在初生儿的额头上,表示祝福孩子吉利向上。接着,再说一些吉祥如意的话,大大夸奖婴儿的福运和五官。有些富户还为前来给婴儿除秽的亲友举行汤饼宴。
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藏族认为,小孩出了娘胎,带来许多污浊和晦气,举行这个仪式,便是要为孩子清除污秽,预祝健康成长。
据藏族老一辈的知识分子说,“旁色”仪式是从古老的“笨教”时期传下来的。只要我们到稍稍偏僻一些的乡村, 便可见到在“旁色’这天早上,人们在生了小孩的人家门口,堆上一堆小石子。更是生的是男孩,便堆上白色小石子;要是生女孩,什么石子都可以,并在石堆旁燃烧松柏香枝。前来祝贺的人们,走到首先在石堆和香堆上撒上精粑面,然后再进入主人家门。这就是笨教敬神的一 种方法。所以说“旁色”仪式是一千五百年前本教时期流传下来的。
孩子满月之后,便要选择黄道吉日,举行出门仪式。母子(女)俩都换上新服饰,由亲人陪着(陪同的人也穿新衣服)第一件事是到寺庙朝佛,拉萨人便是到大昭寺了。目的是祈求菩萨保佑新生儿长寿,在世上少受灾难。朝完佛,再转到亲朋好友家去串门,一般是选择有福气的人家,如家中三世同堂、福星高照之类,意思是预示孩子将来也要建成这样好的家庭。孩子第一次出门,人们往往在婴儿鼻尖上擦一点锅下的黑灰,意思是使婴儿在出门时不被魔鬼发觉。
婴儿可以出门后,便得给孩子取名,取名是件郑重的事, 往往请活佛和有威望的长者进行。得把孩子带去,同时带上哈达和礼品,送给活佛或长者。活佛取名时,总要起一些与佛教相关联的名字,如:扎西(吉祥)、次仁(长寿)、德吉(幸福)、平措(圆满)等等。长者取名则是就他生活中接触到的事物而定,宗教色彩少些,如孩子是星期四生,便取名为“普布”;星期二生的就叫“米玛”,要么就是次吉(一日)、 次杰(八日)朗嘎(三十之类。当然,也有父母告诉取名者自己的想法与愿望,如取“国吉”(我需要的生出来了)、“桑珠”(我的心愿达到)、“普赤”(招弟)、“却巴”(到此结束),等等。有的人生的小孩多数死了,为了使新生儿不再被“魔鬼”盯着,也就请人家随便取个名字。如“其加”(狗果)。小孩子自小多病,生长的道路坎坷不平,父母感到孩子的名字不吉利,便再把小孩抱到活佛那里,另起名字,同时废除原有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