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黎,一切都能出卖:愚笨的姑娘和伶俐的女郎,谎言和真理,泪水和微笑。
这是知名讽刺短篇小品文《陪衬人》开篇第一段话。《陪衬人》是法国自然主义小说家埃米尔·左拉的作品,里面讲述了一个荒诞不经却又异常合乎情理的故事:
工业家杜朗多招募来诸多丑女作为商品,将她们出租给相貌平庸的贵妇人用以衬托美貌,使得姿容无可称道的贵妇们更轻易地获得男性的爱慕。发现了这一商机的杜朗多大获成功,赚得盆满钵满。
《陪衬人》篇幅不长,却被左拉赋予了极多的内涵而让人深思。这篇文所触及的,是审“丑”背后的美学原理、爱情与容颜的关联度及资本主义的核心本质等问题,也都是我将在下文中谈到的思考。
审“丑”使平庸者得到美貌与爱情的逻辑杜朗多让丑女成为流通的商品,无非是得益于他的哲学:丑女可以衬托出贵妇们的美貌、从而让男性的目光在贵妇脸上驻足、致使贵妇得到爱情。
从第二天起,代办所就忙碌起来,营业部挤满顾客,她们乐不可支地带走自己挑选好的陪衬人。天晓得一位美女倚在丑女的臂上有多少快感。她们即将在别人的丑陋衬托下增加自己的姿色了。杜朗多正是伟大的哲学家!
杜朗多的哲学里有这样的倒推逻辑:女人拥有美貌,便是拥有爱情;一个女人相貌再平庸,只要和比自己更丑的女人在一起,便能展现出自身的美貌。
美能不能因丑衬托而生?要获取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许需要先回答美是什么。
朱光潜在《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中提到,我们面对事物时常会从三种态度出发,即实用的、科学的和美感的。这三种态度中,美感经验就是形象的直觉,美就是事物呈现形象于直觉时的特质。那么形象与直觉又是如何定义的呢?
他不计较实用,所以心中没有意志和欲念;他不推求关系、条理、因果等等,所以不用抽象的思考。这种脱净了意志和抽象思考的心理活动叫作“直觉”,直觉所见到的孤立绝缘的意象叫作“形象”。
注意力的集中,意象的孤立绝缘,便是美感的态度的最大特点。
可见,美是意象本身便拥有或者缺少的特质,它的存在与否与外物毫无关联。而与丑陋者同行陪衬出的普庸面容平添光彩,背后起作用的不是美感的滋发,而是人类普遍拥有的比较心态作祟。
人类的比较心态,可称得上实用态度中的一种,我们不可能抛弃它,因为做人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维持生活。既要生活,我们便不免从生活环境中寻求一切事物的实用价值。
当我们出门买菜时,我们会在超市摊位间挑选蔬菜与肉食,有挑选必有取舍,有取舍便免不了比较心态。在比较心态下,我们会选取在我们心中相对性价比高的那一类。
在面临柏拉图提问什么是爱情时,苏格拉底让他到麦田里去摘一颗田里最大最金黄的麦穗来,只可向前走,不能回头并且只能摘一颗。柏拉图按照要求做了,结果却两手空空的回来,因为他觉得“即使见到一棵又大又金黄的麦穗,但总感觉比它最大最金黄在前面,走着走着就走出了麦田,最后那一棵最大最金黄的麦穗也就错过了。”
这个故事中的柏拉图,便是以比较心态寻求麦穗与爱情,只是他可挑选的范围太大,反而令他迷失。若只有两只麦穗摆在面前令他抉择,他一定能很快作出取舍。
姿容平庸与面目丑陋者,就是两只摆在一起的麦穗。以脱离了利害关系的美感态度来看,两者皆不美;以具有实用性的比较心态来看,果然平庸面容尚能入眼。
偕丑同行的妇人们,增添的不是美貌,而是比较得出的可堪入目罢了。她们花钱雇下丑女这件特殊的“商品”,看似高人一等,却也让自己成为实用态度下的估值产物。毕竟,与“商品”比价值者,仅是其他估价物。
看起来一切如杜朗多所言,丑女只是夫人们一种新的饰物,用以平添美貌罢了;实际上,背后是一个个女性的物化,物化的不仅是丑女们,还有所谓的夫人们。这项活动增添了谁的美貌?并没有,只是增添了资本家仓库里金币山的高度。
美貌与爱情的关联论杜朗多哲学逻辑链第二环是拥有美貌便拥有爱情,我们不能去科学计算出美貌与爱情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数值,但我们常常从社会及种种文艺作品中感知到美貌对大多数女人的重要性。正如莫泊桑在他的名篇小说《项链》中写道:
因为女人本无种族门第之分,她们的美丽,她们的优雅,她们的风情万种,就是她们的出身,就是她们的门第。
在《项链》中,美貌就是女人的身份地位,而在《陪衬人》里,美貌是可以获取美好爱情的云梯。
《项链》中的玛蒂尔德为还清债务失去了动人的美貌,但她并没有失去她丈夫对她的爱,卢瓦泽尔先生与她一起为她之前的虚荣与大意付出了昂贵的代价,这种相濡以沫同甘共苦的爱情,比美貌和财富更让人心折。
戏文里,杜十娘也罢,王宝钏也罢,无不美丽动人却被爱抛下;过往中,陈阿娇也好,班婕妤也好,倾城幽怨亦是无人怜惜;现世下,多得是痴情女子绝情汉。
货真价实的美貌尚带不来爱情,更何况贵妇们必须依托陪衬人方能映照出的一两分容色?
《陪衬人》中写道,当丑姑娘们将小伙子吸引到主顾身旁时,她们便退场了,为此,这些丑姑娘感到无比的心碎和愤恨。
可怜的姑娘爱上一个小伙子,她的面貌吸引了他的目光,但又把这目光转送到她的主顾身上,就好像她把百灵鸟唤到猎人的枪口下。
你能设想得到,当她微笑着同偷去她一部分爱情的女人以“你”字相称时,她是多么的辛酸吗?
陪衬人为自己得不到的爱情而辛酸,却不知主顾们亦无她们想象中的幸福。要知道,没有陪衬人的主顾们,总是会被人毫不在意地忽略过去。或许会有人争论主顾们的心灵美过外在,但我想,会雇佣陪衬人的主顾们,她们的心灵又能到何等美丽呢?
美貌也好爱情也罢,终究是镜花水月一场空,真正得到收获的人,只有杜朗多这样的杰出资本家。他的商业财富,正仰赖于丑女抛弃尊严的血泪同贵妇们愚昧的虚荣所共同打造。
资本主义式的文明进步有趣的是,除了美貌、爱情与商机,左拉在《陪衬人》中还反复提到了社会文明进步,这使得小说背后的立意更深邃。
我们是文明的民族,请问,文明如果无助于我们欺骗人和受人欺骗,从而使我们生活得下去,又有何用?
出卖伪造的美,这是十分自然的,这是进步的一个标志。
当然,一个痛苦的灵魂是无伤大雅的!人类在前进。未来将对杜朗多感激不尽,因为他把迄今一直是死的商品投入贸易,因为他发明了一种装饰品,给爱情提供了方便。
在这场贩卖“丑”的商业活动中,丑女丧失了尊严及人权,贵妇不仅掏出金钱还不自觉将自己物化,被吸引了的男人们也只是一群任商家操纵没有自己独立思想的符号,但是左拉刻意用很夸张的腔调反复强调:这是有利于社会文明进步的创举!
那么请问,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什么?在《陪衬人》中这个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审美能力的退化、同理心的消退以及越来越轻易被商家控制的头脑越来越多的情况下,为何还会有文明进步的声音?
因为资本家赚钱的手法方式进步了呀。因为资本家们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财富了啊。资本主义社会本质,就是一切以资本家的利益为先,资本家的进步,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的进步,文明的发展。至于人权,尊严,感情,资本主义从不在意你有没有,或者是不是被剥夺,但在必要的情况下,他们会以此为包装,从而为自己牟取更大的利益。
“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马克思
左拉通过描写各阶级、各领域的大量作品,相当真实地再现了19世纪后半期法国从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的社会场景,基本正确地反映了那一时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和社会矛盾,其中的杰出作品《陪衬人》,正是对当时的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无情的嘲讽与毁灭性的批判。泯灭人性的资本家,为了自身利益,可以绞尽脑汁榨干普通群众身上每一滴血汗。
百多年过去,我们依然能从左拉的《陪衬人》中感受到当年的社会现实与左拉对资本主义的嘲讽批判,这或许正印证了朱光潜先生谈及人为何需要审美、需要艺术的道理:
悠悠的过去只是一片漆黑的天空,我们所以还能认识出来这漆黑的天空者,全赖思想家和艺术家所散布的几点星光。
纸页里贵妇与丑女的容貌于我们无关紧要,但寄存在小说中的思考与感悟正是能照耀古今的思想光芒,这光芒远比俊俏容颜更迷人。审“丑”无非是资本主义愚弄大众的把戏,而学会正确审美才有利于人心学会免俗、头脑不容易被把控。
陪衬而来的美貌不是真实的美貌,便利的爱情不是真实的爱情,人们只能接受真实,才能获得真实。在资本主义的圈套下,清醒的大脑比若有若无的美貌更重要。这份清醒,一定不能由陪衬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