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多数人而言,50岁已经走完了人生的一半,中国自古以来就将50岁称为“知命之年、大衍之年”,表示到了这个岁数的人已经知道这一生的命运了。
不过,随着人类医疗等技术的不断提高,现代人的寿命相较于之前显著延长,50岁也就并不算年纪大了。那么,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对于现代人,50岁是否意味着进入老年的阶段呢?
老年丧失观与发展心理观
发展心理学对于“人类多少岁开始进入衰老阶段”这个问题是存在很大争议的,以至于产生了“老年丧失观”与“毕生发展观”两个截然不同的派别。
支持“老年丧失观”的心理学家认为,人心理发展的方向是不可逆的单向前进,50岁以后,随着身体机能的下降、社会阅历的丰富,人的心理状况会不断走向衰老,并且不再有回转的余地。
而赞同“毕生发展观”的心理学家则认为从幼到老,一个人的心理状态总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纵使50岁之后的人心理普遍成熟,也不能排除社会环境、个人经历对一个人心境的影响,就算年过半百也会有一定的可塑性与发展性。
在此基础上,发展心理学下属的老年心理学(Geriatric Psychology)得到了发展,它是研究个体和群体成年以后增龄老化过程的心理活动变化、特点、规律的一门科学。其早期的代表人物霍尔在他的著作《衰老》中指出:老化是人类的一种返归。
老化的心理特征
后来,老年心理学逐渐得到发展完善,不过对于老年人的定义,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学术界的一致意见都是取决于个体的身心状态,并不存在一个明确的时间标准。一般来说,人的心理开始老化时,会呈现出四个特征:
其一:健忘。随着人的年龄不断增长,大脑会逐渐衰老退化,因而记忆力会出现下降,并且随着老化程度的加深,老人还可能呈现出更多的退行性改变。
其二:焦虑。相较于年轻人而言,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大多显得单调乏味,加之由于身体开始走下坡路,许多老年人会出现紧张感、空虚感、自卑感等等一系列焦虑情绪。
其三:情绪多变。由于老年人的大脑开始出现功能退化,控制情感的高级中枢机能下降,其情绪往往不稳定,自控能力变差,行为更加主观化与极端化。
其四:疑病。在衰老的过程中,老年人的免疫力会逐渐降低,身体各器官的功能变差,这使得老年人罹患各种疾病的风险大大高于年轻人,加之在进入老年阶段之后,人对事物的关注点逐渐由外界转向自己身体状况,许多老年人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疑病体质。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相同年龄段的人,他们的身心状态是截然不同的。有些人积极向上,心态乐观,并且对生活充满热情,他们或许年事已高,却依然精神抖擞,活出年轻人的精气神;有的人则看似深沉消极,沉浸在过去的回忆中,对未来不再抱有想法,他们可能还很年轻,身心却已经呈现出衰老的状态。
不向衰老屈服
那么,对于年过50的人,应该怎么做才能延缓衰老呢?首先我们应该明确老年人的心理内在需求。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安德斯·艾利克森(Anders Ericsson)将人50岁以后直到死亡的这个年龄段称为“老年期”,也叫做成年晚期。
他认为,这个年龄段的主要任务是获得“完善感”,避免绝望和厌倦感,体验个人智慧与人生价值的实现,形成自我的人生哲学。因此,一个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对于一个人对抗衰老是十分必要的,就像医学上的安慰剂效应一样,一个人的心理状态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他的生理状况,当你内心已经开始衰老消极时,你的身体也会加速退化。
同时,我们应该明确和肯定一个老年人的社会价值,不要觉得人一旦衰老,就失去了生活下去的意义。对于老年人而言,也不能因为衰老而回避现实的压力与挑战,最终无所事事郁郁而终。
日本人的工作压力大是世人皆知的,但同时日本也是世界上著名的长寿国家,看似矛盾的两方背后,是日本老人对自身意义与价值的普遍追求,是身体虽老却不弃梦想的坚持与执着。
因此,对于50岁的人而言,无论身体状况如何,请不要让你的内心首先向衰老屈服,因为决定一个人是否衰老的标准,绝不仅仅是身体的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