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氏璧都是什么玉做的(千古之谜的和氏璧就是绿松石制作的吗)
和氏璧都是什么玉做的(千古之谜的和氏璧就是绿松石制作的吗)
2024-07-01 02:43:42  作者:红尘味  网址:https://m.xinb2b.cn/know/acb146583.html

和氏璧,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美玉又称为和氏之璧、荆玉、荆虹、荆璧、和璧、和璞,虽已失传多年,但其传说从未终止,和氏璧为天下奇宝,目前又有一种新的说法甚嚣尘上,就是说和氏璧的就是真正的绿松石所制作的,到底这种说法是否有依据?且听我详细解读

和氏璧都是什么玉做的(千古之谜的和氏璧就是绿松石制作的吗)(1)

《韩非子·和氏》记载: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人相之,有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为,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视之石也,忠贞之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果得宝焉,遂命曰“和氏璧”。

这是记载在历史中那段2000多年前的悲壮故事,楚国人卞和在荆山砍柴时发现一块璞玉,于是献宝于楚厉王,厉王让人鉴别,得出就是一块普通石头的结论。厉王怒其而下令砍去卞和左脚。时至楚武王登基,卞和再次携玉献宝,武王再次找人鉴别依然给出同样结论,便怒而砍其右脚。时光流逝,武王崩文王立,卞和怀抱宝玉而泣于荆山脚下,三日夜而不停,眼泪干涸以血代之。文王遣使询问,卞和说“我不是为自己所受的酷刑而悲伤,而是悲伤宝玉无人能识别”,于是文王让人打开玉石,发现里边果然是块稀世宝玉,并取名“和氏璧”。

韩非子记载这段传奇的故事,和氏璧面世后,成为楚国的国宝,从不轻易示人。后来,楚国向赵国联姻,使和氏璧到了赵国。

关于和氏璧最有名的故事应该是成语——价值连城完璧归赵,源于战国时期秦国欲以十五座城池交换“和氏璧”,蔺相如将完美无瑕的和氏璧,完好地从秦国带回赵国首都邯郸,后人以此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物品主人。

上面是一段历史的记载,而造成“和氏璧”是“绿松石”的主要缘由就是韩非子的记录中那一句产于“楚山”之中,近些年来,由于文化旅游的侧重和地方政府的支持,各地都有申明自己所产的“玉料”就是和氏璧的真正材质,竞争最激烈的就是有逐步取代四大名玉之一的绿松石,根据他们的申辩和解读,给我们造成“和氏璧”的材质就是“绿松石”的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和氏璧都是什么玉做的(千古之谜的和氏璧就是绿松石制作的吗)(2)

1、时间:春秋时期楚厉王至楚文王,即公元前757至公元前677年约80年之间。这个阶段是楚国国力强大,物质富饶的阶段,富极必奢的追求才使得对这类稀少的矿石和琢磨讲究,也是造成奇珍异宝,竞相辈出的岁月。

2、地点:楚国的荆山,也是核心的争议和问题,即今湖北南漳县。《汉书· 孔安国传》:“北据荆山,南及衡山之阳。相传卞和得璞于楚荆山,即此。” 宋《太寰宇记》云:“卞和得璞于楚荆山,即此;顶上有池,并有石室,相传云是卞和宅。” 清《一统志》谓:“下有抱玉岩,即卞得玉处。”《中国名胜词典》:湖北南漳县城西约75 公里的荆山南麓,峰峦峻秀,松柏葱郁,洞窟幽奥,溪泉萦回;有岩高百仞,壁削如屏,曰“玉印岩”,相传卞和得璞于此,故名。岩下有天然石室,高6丈,阔5丈,深四丈,内供卞和像;室右壁有方形石穴,传为卞和取玉旧迹;岩上有石洞,可容200余人;洞顶有池,周40余步,旁有卞和庙,传为卞和住宅旧址。

和氏璧都是什么玉做的(千古之谜的和氏璧就是绿松石制作的吗)(3)

西安历史博物馆里面的秦代的玉璧

3、直接消除了和氏璧是和田玉的说法,荆山在国内有几个,秦岭下也有荆山,安徽蚌埠也有荆山,不仅秦岭余脉有蓝田玉矿,安徽也有地方玉种,但是肯定一点,此玉种不是透闪石,不是位于西域。

4、还有一个说法是位于楚国境内鄂西地区荆山。而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疆域应该是属于现在的湖北、湖南、江西,江苏境内。这几个地方除了湖北的绿松石,江苏也有后来的良渚文化遗址被发现,但是江苏溧阳的小梅子玉我们现在在良渚文化遗址中都可以看到,带有厚重的包裹体和钙化皮壳,很难产生美感,与那种让人愿意用十五座城池来交换的“国宝”差距巨大。

5、最后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可以看出,卞和之所以被刖去两足,皆是因为此玉带有厚厚的包裹体,而绿松石矿开采出来以后,大家便知,因为绿松石矿都带有伴生矿和包裹体,如果不进行解剖是很难得知内部玉璞的真实状况的,这也是造成绿松石就是和氏璧的主要述求原因。

要想真正的解开这段谜题,我们需要认真地解读和分析这一段历史的记载,

和氏璧都是什么玉做的(千古之谜的和氏璧就是绿松石制作的吗)(4)

中国已知绿松石产地有四处:鄂西北陨县等产出的绿松石最为有名,因产地属襄阳府管辖,曾有“襄阳甸子”之称;距鄂西北不远属陕西省南部的月儿潭也产绿松石;安徽西北部也发现了绿松石;前些年在甘肃与新疆交界处的新疆一侧又发现一绿松石产地和古代采矿遗址。

如前所述,距今6000年前,仅在河南沙窝李裴李岗文化遗址、陕西西乡何家湾仰翻文化遗址和江苏邳县刘林大汶口文化遗址三处发现绿松石,其产地当属“襄阳甸子”或月儿潭绿松石。

大约过了上千年,中原所产绿松石传至山东、辽宁和内蒙,因为山东、东北和内蒙至今未发现绿松石产地。距今5000-4000年前,甘肃齐家文化二处遗址出现的绿松石,就不一定是中原所产,有可能是紧挨甘肃的新疆产地的。

据不少专家研究,过去的“河西甸子”不是指波斯绿松石,而应为中国新疆所产,这里地处河西走廊,故称“河西甸子”。

西周包括虢国墓的绿松石,产地除襄阳甸子外,不排除也有河西甸子的可能。

从新石器时期到春秋战国,看来绿松石的产地以及文化交流、原料传播,包括广东西峡文化遗址出土的绿松石等大有文章可做。

绿松石早在新石器时期就已被开发、装饰使用。

和氏璧都是什么玉做的(千古之谜的和氏璧就是绿松石制作的吗)(5)

距今6000年前的绿松石,仅在河南裴李岗、新郑沙窝李及江苏邳县刘林遗址中发现,距今6000--5000 年前,绿松石才由中原传至山东、辽宁和内蒙到新石器时代晚期,又南传至广东(石峡文化遗址)。

奇怪的是,湖北产绿松石,但湖北屈家岭文化遗址中反而未见绿松石,而甘肃三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均见出土有绿松石。

自二里头文化以后,绿松石一直是传统的玉料。

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绿松石同以前一样用于珠饰物,同时也镶嵌于某些青铜器之上。

虢国墓出土的绿松石,除个别作镶嵌物外,基本上都制作有孔珠,孔眼打得相当规矩,说明打孔技术的先进。

绿松石是最容易识别的玉种,了解其分布情况,有助于探讨玉质的来源。

关于绿松石的名称,始于清代,元时称“甸子”,如湖北产的称“襄阳甸子”。

元以前对绿松石的称谓难考。既然绿松石容易识别,也容易区别于其他玉种,古人又特别喜爱,当属许慎所说的“美玉”之属。

《说文解字》中“美玉”只有璿、琳、瑾瑜三词。

琳字从玉从林,很有可能即指绿松石,因为章鸿钊先生在《石雅》中指出,称绿松石是借松绿色之故,松从林,琳也从林,是有可能。

和氏璧都是什么玉做的(千古之谜的和氏璧就是绿松石制作的吗)(6)

但是,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曾有人说和氏璧是绿松石或蓝田玉,翡翠之类,各种质疑中,最大的问题就是,绿松石因结构酥松,可以达到玉化的瓷松级别者极少,而且体积有限,特别是在古人那个低速循环,往复琢磨的巨大磨擦力下,基本无见大器,更难见整器,这也是自古以来,绿松石只是做小件配饰,或者以镶嵌为主的主要缘由。

由此可见,用绿松石琢磨成玉璧的可能性极小,清末以后开始有小件人物和器皿出现,但是大多是添加了一个重要的过胶工艺,帮助其整器凝固而不至于在琢磨过程中散落。

1921年,地质学家章鸿钊老先生在《石雅》一书中,肯定和氏璧是产于湖北荆山地区基性岩的月光石,即拉长石,认为“和氏璧为宝石性质的拉长石,具有碧绿和洁白的闪光,转动一定方向,方能出现”。虽然绿松石自古产于鄂西北,也有色璞如蓝的艳丽色彩,表面色好,但无“色碧”和“色白”变化(变彩),质地较脆。

和氏璧的那种元好问《论诗绝句》:“少陵自有连城璧,争奈微之识碔砆”(碔砆,像玉的石头,即璞石、石包玉)。南漳县板桥镇雷坪董家台一带所产的一种石头即为拉长石,采掘此石后经加工,呈透明状,光泽好,有史书中关于和氏璧描述的质感。

这也是在当时和氏璧能区别于“洁白无瑕”的和田玉的特别之处。

和氏璧都是什么玉做的(千古之谜的和氏璧就是绿松石制作的吗)(7)

楚文史学家、地质考古学家一致倾向章鸿钊先生的学说。月光石(拉长石)表面光泽较差,“多为璞”(即玉外包有泥土或石头),经打磨后,阳光照射下可折射多彩,质不脆。

而且绿松石早在石器时代晚期已被我国古人所使用,春秋时期宫廷玉工不可能不认识它。

而陕西出产的“蓝田玉”色泽好,比绿松石韧性强,古来已出名,但质地不如斜长石,古代运用广泛,玉匠不可能不认识此类玉种,也不可能像“和氏璧”那样“物以稀为贵”。

至于翡翠(中国古为鸟名,后借指碧玉)之说就不足信,英国著名的自然科学史学家李约瑟博士曾认为认为,18世纪后,翡翠才由缅甸输入中国。

所以,最后的结论,真正的“和氏璧”应该使用的是拉长石,这种石材现在已经逐步退出历史的舞台,但是那些围绕和氏璧争论的各种话题,也应该就此告一个段落,无论是绿松石,还是蓝田玉,都跟这件国宝关系不大,只不过想借作蹭个热度而已。

和氏璧都是什么玉做的(千古之谜的和氏璧就是绿松石制作的吗)(8)

蓝田玉的玉矿材料

公元前228年,秦国大军攻占赵国都城邯郸,赵幽王投降,献出了和氏之璧。

秦王嬴政实现了他曾祖父的愿望,和氏璧最终落入秦国宝库之中。

但从此后,和氏璧便从历史记载中消失了。

和氏璧都是什么玉做的(千古之谜的和氏璧就是绿松石制作的吗)(9)

有人推测和氏璧在秦始皇的陵墓之中,已成千古之谜

  • coc跑团的意义是什么
  • 2024-07-01coc跑团的意义是什么跑团是对TRPG(桌上角色扮演游戏)的一种俗称,是一种比较流行的桌上游戏形式游戏往往由三五人组成,其中一人担当游戏的主持人,另外几人担当玩家进行跑团游戏时,常用到的游戏道具有地图、骰子和规则书等根据游。
  • 诸葛亮读书的地方是哪(诸葛亮读书的地址)
  • 2024-07-01诸葛亮读书的地址诸葛亮读书的地方是湖北文理学院(原来的襄樊学院,如今的襄阳大学)因为学院在隆中山下,就是诸葛亮躬耕的地方和三顾茅庐的地方而诸葛亮在襄阳期间是在隆中读书学习,还有襄阳的学业堂所以说是到诸葛亮读书的地方上。
  • 为什么梁冠华的狄仁杰这么经典(220斤的胖子梁冠华)
  • 2024-07-01220斤的胖子梁冠华在娱乐圈里想要混得风生水起,要么就有出众的演技,要么就要有良好的身材跟脸蛋,如果两者都不具备,那么明星可能就会沉入大海,除了以上2点之外,还得具备最后一个条件,那就是有特色,长了一张让观众记住你的脸,。
  • lol怎么换区多少钱一个(英雄联盟免费转区1次)
  • 2024-07-01英雄联盟免费转区1次最近,英雄联盟的转区系统经过重新改造升级之后再次上线,为玩家提供转区服务;在2017年12月31日之前,所有玩家都可以今进行付费转区,并且每次转区所需费用为199元;那么转区要注意的事项有些什么呢?1。
  • 华为5g手机很快吗(华为最强5G手机)
  • 2024-07-01华为最强5G手机老狐最近发现,华为商城最近上架了一批官翻机,其中就有2020年的旗舰手机Mate40Pro华为Mate40Pro官翻机的价格为6199元起步,256GB的价格则是6699元除了Mate40Pro,华为。
  • 贫道最善以德服人(大儒湛若水兴学养贤)
  • 2024-07-01大儒湛若水兴学养贤陈献章像莲花书院遗址饶芳东、余海摄莲花书院遗址邓卫国摄湛若水像“湛子洞”摩崖石刻文脉书院③“五岭北来峰在地,九州南尽水浮天”岭南大地倚山临海,地势开阳自古以来,岭南人采中原之精粹,纳四海之新风,融汇升。
  • 草参的功效与作用(草参的功效与作用分享)
  • 2024-07-01草参的功效与作用分享草参是人工种植的人参,虽然比不上正宗的人参的功效大,也不普通的食物有营养,可以起到滋补身体的作用可以用草参炖鸡鸭等肉,既吃肉又喝汤,可以起到补气补中的作用;还可以用草参加上枸杞、鹿茸等来泡酒,每天少喝。
  • 舞剧丝路花雨与大梦敦煌(王亚彬编导兼主演的舞剧青衣)
  • 2024-07-01王亚彬编导兼主演的舞剧青衣王亚彬编导兼主演的舞剧《青衣》,这一直是我期待的演出本文的标题是一位观众欣赏了舞剧《青衣》之后的留言前天(4月7日)晚上,“雅韵三湘·舞台经典”舞剧《青衣》在长沙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上演《青衣。
  • 鸡蛋菠菜木耳胡萝卜怎么炒 菠菜胡萝卜丝一起炒
  • 2024-07-01鸡蛋菠菜木耳胡萝卜怎么炒 菠菜胡萝卜丝一起炒今天小编要跟大家分享的是一道菠菜的新做法,菠菜不论是凉拌着吃还是炒至吃都是很美味的,今天的这道做法营养健康又美味,一起来看看吧菠菜炒胡萝卜丝准备:菠菜一把,胡萝卜一个,大蒜5瓣、小葱2根,生抽2勺,盐。
  • 酸辣鱼唇(酸辣鱼唇的做法)
  • 2024-07-01酸辣鱼唇的做法材料:鱼唇适量、料酒10克、味精5克、鸡油75克、醋20克、盐3克、胡椒粉8克、淀粉(玉米)25克、大葱50克、姜25克、八角10克将鱼唇洗净,切成2厘米见方的丁;鱼唇丁放开水锅中焯透,清水涤洗,放盆。
  • 黑椒大牛排做法步骤(大厨教您做一道)
  • 2024-07-01大厨教您做一道先将腌料调好,再加点清水,把牛排放进去腌起油锅,放入蒜末,再放入调好的调料,最后加调好的生粉勾芡装出起油锅,用平底煎锅,等油比较热后,关小火,放入牛排,开始煎,多压压,一会就翻个面,煎到差不多你喜欢的。
  • 美容养颜的糖水有哪些(一种健康美容的糖水)
  • 2024-07-01一种健康美容的糖水导语:一种健康美容的糖水,适合母亲节的礼物,爱美爱健康的人士必学随着网络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很多生活中的一些事情,都变得非常便利比如以前,没有去过的地方,只能亲自去体验,才会看到风景,或者是在报纸等上。